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臣民政治文化占传统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其消极落后的负面影响阻碍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虽然从学理上讲,臣民政治文化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根基己发生改变,“臣民”这一概念己经被时代所淘汰,但由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极强的渗透力、相对的稳定性和自觉的绵延性,总是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间接的影响着现代公民的政治行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当今社会,是为了我们的梦想而努力的社会,是我们共奔小康的社会,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就快要实现我们的阶段之梦,昂首阔步的建成小康,迈向现代化,同追中国梦。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类心理、意识和民众信仰?臣民文化能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这一系列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臣民政治文化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基础、宗法纲常的社会基础和儒家学说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特质可以归纳为:王权至上、官本位、宗法纲常、人治、依附、零参与等。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应该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地参与的文化,即公民文化。 对公民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角度不同,成果纷呈。本文在参阅各位前辈对公民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公民政治文化的结构这个角度来剖析其特质,从心理层面上、观念意识层面上、信仰层面上来认识公民文化。这三个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认识序列,在现实的政治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的整体。其特质可以概括为:参与、认同、民主、平等、法治、自由、公正、爱国、合法性等。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从臣民政治文化向公民政治文化转型的具体内容:从王权到人权、从依附到自由、从人治到法治、从官本到民主、从民本到人本、从伦理到契约、从盲从到理性、从集体到个体、从等级到平等、从愚民到启民、从义务到权力、从独裁到协商、从冷漠到参与、从集权到分权、从封闭到开放。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公民政治文化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精神?在公民文化的构建中遇到了哪些重重阻力?这些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怎么办?指明在现代化的视角下构建公民文化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