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关注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引导有助于塑造儿童健全人格与智力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是儿童成长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培养也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国内图书馆的发展比较晚且数量少,从数量上看,按照国际标准,在城市主要居民区,一所图书馆服务半径通常为4公里。而文化部网站统计显示国内公共图书馆配比远远少于此;从环境质量上看,针对儿童设计的阅读空间还存在欠缺,如交流互动性弱、空间功能单一、馆设成人化等。全民阅读高涨的形势下,现有的阅读空间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国家正在积极完善现有文化事业的建设,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层级从市到县、区,逐步走向社区,让每个儿童能够走进图书馆;让放学无法回家的儿童有个学习的地方;让家长闲余时有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因此,本文着重从交互模式,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互的特征,结合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儿童阅读空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内外的交互与儿童阅读空间研究背景出发,对儿童阅读空间的起因、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儿童阅读空间设计相关理论做一阐述;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空间进行分析,主要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环境行为学等方面从儿童的阅读状态、行为特征出发,研究儿童和成人活动特征与空间类型、空间布局以及空间媒介之间的联系,归纳总结出基于交互的前提下儿童阅读空间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研究交互对象人、物的特征和人与物、人与人交互模式的特征总结出交互模式和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合不同交互模式空间类型,并以促进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加积极交互为原则对儿童阅读空间布局及空间媒介等提出设计策略。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空间设计,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