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儿童肿瘤性疾病,现通过联合化疗方案,总生存率已超过80%,因此化疗相关毒性在评价治疗结果中变得更加重要。门冬酰胺酶(ASP)作为最重要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之一,可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但ASP可引发急性胰腺炎,是该药最严重的副作用,也是中断该药治疗的原因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中关于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诊断标准各不相同,患者数量也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本研究从患儿的年龄、性别、ALL危险度、药物应用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数据、影像学资料等方面研究AAP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AAP,评估AAP严重程度,以及进一步治疗与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研究目的:探讨儿童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AA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诊治特点,旨在早期诊断AAP,评估AAP危险程度,以提高临床预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诊断治疗的患有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的2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药物应用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我院10年中共收治796例ALL患儿联合ASP化疗后APP发生率为3%(24/796)。24例患儿中男15例(62.5%),女9例(37.5%),男女比例为1.67:1。AAP患儿中位数年龄为8.58岁(2.5-17.33岁)。(2)药物应用情况:24例患儿均应用改良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9方案(NPCAC-ALL-2009)。24例患儿中有11例(45.8%)患儿在诱导缓解期即首次接触ASP时即发生AAP,75%(18/24)患儿发生AAP于首次或第二次接触ASP。24例患儿诊断AAP距离末次应用ASP治疗时间8天(1-18天)。(3)临床症状:24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其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为:腹痛、呕吐、恶心、腹胀,分别占比95.8%、37.5%、33.3%、20.8%、4.0%。其他系统症状主要为发热,占比42.7%。(4)实验室检查:62.5%患儿(15/24)初诊时血淀粉酶值升高至正常值(ULN=100U/L)3倍以上。初诊当天血淀粉酶中位数302U/L,入院第一次检测生化白蛋白中位数33.7g/L,球蛋白17.1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4.0U/L,前白蛋白0.122g/L,肌酐42.9μmol/L,乳酸脱氢酶321.0U/L,血钙离子2.11mol/L,甘油三酯1.13mmol/L,胆固醇3.60mol/L,超敏CRP 4.00mg/L(5)影像学资料:24例患儿均完善胰腺B超检查,其中91.7%(22/24)患儿B超结果符合胰腺炎影像学改变。(6)并发症:7例(29.2%)患儿存在腹腔积液,其中2例患儿伴发胸腔积液,1例患儿(4.2%)出现坏死性胰腺炎,该例患儿伴发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伴有一过性血肌酐升高。2例(8.3%)患儿出现胰性脑病,2例(8.3%)患儿出现血糖异常升高,1例(4.2%)患儿出现胰腺炎急性期一过性血压降低。(7)AAP病情轻重程度与ALL危险度、年龄、性别、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值、血甘油三酯值、血钙离子值、超敏CRP值无明显关系,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8)治疗上,首先立即停止L-ASP或PEG-ASP治疗,予禁食,予液体复苏处理,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按需应用抗生素及生长抑素以及治疗并发症。23例患儿治疗后病情缓解,1例患儿死亡。14例患儿AAP缓解后再次引入ASP化疗,其中3例再次复发AAP。结论:(1)本研究中10年来我院ALL患儿AAP的发病率为3%(24/796),75%发生于第一次或第二次接触ASP时。(2)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AP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3)AAP病情轻重程度与ALL危险度、年龄、性别、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值、血甘油三酯值、血钙离子值、超敏CRP值无明显关系。(4)AAP预后较好,能否再次引入ASP治疗需评估门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预防白血病复发作用的效益与AAP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