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温室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ongdaxigo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培育作为新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已突破传统种植受地域、自然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食用菌温室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等特点,且食用菌培育过程需多培育阶段,每阶段都要执行不同参数,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工厂化生产中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针对多工况的温室环境控制还多出在人工操作阶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方式实现温室的自动控制,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能效,减小人工劳动强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因成本原因,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温控设备多采用开关式空调,对于一些培育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的菌类,如何在低成本的硬件条件下解决其控制精度的不足,实现温度的模糊控制,同样是食用菌工业化生产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以山东保益食品有限公司杏鲍菇繁殖基地内温室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温室控制系统的环境条件与被控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多层框架结构。该系统以可视性、易操作性、稳定性、可扩展性、抗噪性、易维护、高性价比为标准,设计了系统的硬件、软件,并详细论述了各部分的设计依据、原理、步骤。在温度控制方面,针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开关式空调温度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预测功能的模糊控制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步骤,给出了控制器的应用条件和结构框图。通过多组对照试验表明,含动态预测环节的模糊控制器在多中试验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动态特性,与不加动态预测时的模糊控制器的效果相比,超调量平均下降6.5%,个别温室可下降15%以上,并保持在±5%以内。该方法在理论上实现了开关式空调区域温度的预测控制,试验中同样表现出了较好控制效果,且实现方法简单,普遍适用于开关式设备的温度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鉴别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虹膜识别技术具有稳定性、唯一性和非侵犯性等生理方面的优势
教学目标:了解田园管理机在启动前的准备;掌握田园管理机安全使用操作注意事项;掌握田园管理机的保养知识。1.田园管理机在启动前的准备(1)田园管理机在工作前必须检查发动机及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国际高中教育在科学领域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积极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努力培养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英才。
阐述了4LZG-3.0型谷子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创新点,按照GB/T8097-2008 《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对该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过去,要靠别人养活我,如今,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帮助1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近日,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井龙街道太平寺村的残疾人农民黄湘,凭着一股闯劲和执着,带领本村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汇之一。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均做了全面阐述,引领了新一年经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