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利用臭氧替代常规造影剂行椎间盘造影,探讨臭氧椎间盘内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疗中的意义。2、比较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盘内射频和单一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结局,探究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盘内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连续收治的初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行椎间盘内臭氧造影的213名患者的病历资料,椎间盘造影阳性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臭氧替代常规造影剂行椎间盘造影,探讨臭氧椎间盘内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疗中的意义。2、比较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盘内射频和单一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结局,探究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盘内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连续收治的初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行椎间盘内臭氧造影的213名患者的病历资料,椎间盘造影阳性者均接受了射频治疗。回顾性分析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过程,椎间盘内臭氧造影诱发疼痛与椎间盘破裂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行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盘内射频与单纯椎间盘射频热凝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根据手术方式(是否联合窦椎神经去神经支配),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并发症情况作为结局指标。结果:(1)213名患者经椎间盘内臭氧造影366个椎间盘,可见破裂的椎间盘235个(64.21%),172个盘诱发出一致性疼痛(46.99%),其中内裂型、撕裂型、破裂型分别占1.09%、32.51%、13.38%;确定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145例(68.08%)。(2)接受后外侧入路单节段射频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08例,联合组49例,常规组59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结局指标分析显示:(1)VAS:组间、组内及交互效应均显著(F组间=6.771,P组间=0.011<0.05;F时间=875.318,P时间<0.001;F交互=2.761,P交互=0.046<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两组组内VAS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周<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6个月,联合组VAS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ODI: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显著(F组间=4.026,P组间=0.047<0.05;F时间=372.996,P时间<0.001;F交互=2.863,P交互=0.040<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术后1周、1个月OD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组内任意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1周、术后1个月、6个月联合组ODI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3)Macnab标准评价:末次随访常规组优良率75%,联合组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4>0.05);(4)并发症: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0.05)。结论:(1)椎间盘内臭氧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可发挥一定的优势作用。(2)窦椎神经射频去神经支配联合椎间盘射频热凝术可使患者获得较单纯椎间盘射频更为满意的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的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60例经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性碘131治疗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在接受微波热消融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和12个月,通过超声检查对淋巴结内部回声、血流变化以及消融淋巴结的吸收情
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SUD)是国内外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多因素病因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SUD具有“难戒断、易复吸”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了各种措施遏制SUD,但其全球负担仍在不断加重,究其原因,尽管SUD患者治疗后努力摆脱对物质使用的肉体依赖,但长期物质使用导致的脑结构、脑功能的损伤仍未恢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SUD病理学机制的探索,以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鳞状细胞癌是食管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其主要的转移方式为淋巴结转移。常规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及超声内镜,消化道造影,CT等,尽管在诊断食管癌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依靠形态学及大小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有难点。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在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大意义。PET/CT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检查方法,已在肿瘤领域广泛应用,P
目的:利用扩散光谱成像(DSI)定量参数及形态学方法研究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白质纤维束及皮质下结构体积变化,评价不同参数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为了实现高分辨率纤维追踪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本研究纳入60名TN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HCs),使用T1WI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SI进行扫描。采用DSI-Studio软件对DSI数据进行处理,在三叉神经脑池段内手动放置感兴趣
研究目的:利用红细胞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筛查与诊断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trait,TT),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鉴别α-TT、β-TT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地贫筛查人群的八项红细胞参数:RBC、HGB、HCT、MCV、MCH、MCHC、RDW-SD、RDW-CV;根据地贫基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shearwaveelastography)和超微血管成像(SMI,supermicrovascularimaging)结合常规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8例患者110个常规超声评估为BI-RADS3-5类乳腺结节进行分析,分别进行SWE和SMI检查,全部结节经病理证实为良性或恶性,SWE获得结节的各剪切波包括杨氏模量最
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获得一个高性能的网络模型,许多研究致力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从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角度出发,模型的性能会受到训练中常见问题如梯度消失问题、梯度爆炸问题和鞍点问题的影响。从结构设计角度考虑,合理的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具备优秀的特征提取能力,而其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模式。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本文对一类面向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与结构优化方
随着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物联网在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物流与供应链、石油和采矿等重点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代名词。但是,工业物联网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也破坏了传统工业生产系统由物理环境隔离和技术专用性保障的“封闭安全性”。这也导致工业生产系统不仅要面临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还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工业物联网的网络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基于运动训练的眩晕症治疗方法,其在临床应用表现极佳,然而由于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等问题,它的推广进展并不顺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医疗成为了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监护、治疗、康复等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ARG可穿戴设备和Android应用程序的前庭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具有便携性、家庭性等优点,可有效解决前庭康复训练目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