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灌区土壤、大气和水中石油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及迁移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烃和多环芳烃是石油烃的两大主要成分,而前者又是石油烃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运用气相色谱(GC)分析正构烷烃(N-alkanes)、类异戊二烯、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UCM)及总脂肪烃浓度(TAH),运用气相质谱(GC/MS)分析甾烷、萜烷等生物标志物浓度,不仅可以用以评估大气、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石油污染情况,并且基于以上物质的浓度的地球化学参数也可以为石油的来源、沉积环境及降解程度等提供重要的信息。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能够反映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气候条件及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影响下的响应策略。使用软件CANOCO4.5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可以对多元数据进行降维,保留其主要信息的同时将数据集简单化。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运用PCA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加以区分,并且能够将受到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影响的大气、水、土壤和沉积物样品加以区分。使用CANOCO4.5进行冗余分析(RDA),可以用一个多元数据集去解释另外一个多元数据集。并且与CANOCO绑定的画图软件CanoDraw for Windows可以将PCA和RDA结果形象地呈现出来。此外,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因其特征性和相对稳定性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来源解析。本论文中运用GC分析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UCM及总脂肪烃浓度,评估重工业城市沈阳市(中国东北)西南部的浑浦污灌区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和降解程度及识别石油烃来源,运用GC/MS分析甾烷、萜烷等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运用磷脂脂肪酸技术,补充性地研究浑蒲污灌区表层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和降解程度及来源;运用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和UCM的浓度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PCA和RDA)区分浑浦污灌区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中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及对受到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影响的大气、水和土壤样品加以区分,用土壤基本性质解释上壤中烃的组成,计算大气和灌溉水中的脂肪烃对土壤中脂肪烃的贡献率。此外运用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补充性地研究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中脂肪烃的来源,以及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大气和灌溉水中的脂肪烃对土壤中脂肪烃的贡献率,并将同位素方法与化学指纹法比较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位于正在作业的油井附近并且靠近细河下游的旱田土壤中石油烃的浓度最高(表层土中Σn-alkanes为30.4±3.2μg-1,TAH为151.9±19.9μg-1;土壤剖面中Σn-alkanes为11.0±1.4μgg-1,TAH为190.8±12.1μg g-1),而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及使用污水灌溉会促进有机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垂直向下迁移,导致细河下游水田表层土(0-10cm)中的正构烷烃、UCM和TAH的浓度最低Σn-alkanes为20.9±1.0μg g-1,TAH为82.8±4.2μg g-1)。来源于有氧的淡水湖相或海洋三角洲沉积环境,而不是缺氧的碳酸盐或泥灰土源岩的高沸点的重油是浑蒲灌区表层土中脂肪烃的主要来源,而轻油及生物源的烃也是浑蒲灌区表层土中脂肪烃的来源之一。浑蒲灌区旱田表层土壤中石油污染和降解的程度比水田表层土壤中石油污染和降解的程度要高。PCA研究发现浑蒲灌区旱田表层土壤中微生物PLFA的组成与水田表层土壤中微生物PLFA的组成存在明显的不同,而且相对于水田而言,旱田之间表层土壤中微生物PLFA的组成的相似程度较高。尤其是位于废弃10多年之久的油井附近的I-1U旱田和位于正在开采的油井附近的I-4U旱田表层土壤中微生物PLFA的组成的相似程度更高。水田土壤中微生物PLFA15:0、3-OH12:0和16:1(9)的浓度显著高于旱田,而PLFAi16:0、18:1(9)c和18:2(9,12)/18:2ω6,9的浓度显著低于旱田,这对了解不同类型的七壤中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响应及今后的修复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结合PCA分析浑蒲灌区土壤剖面中烃的来源发现,受来源于周围废弃的油井和正在开采的油井的石油直接输入影响的I-2U和I-6U剖面,含有丰富的烃(Σn-alkanes为1.1-16.4μgg-1dry wt.,TAH为10.9-161.12μgg-1dry wt.),具有明显的石油来源的烃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PCA分析聚集在一起;受污水灌溉来源的石油烃影响的I-5P和I-7P剖面的烃浓度也很高,通过PCA分析来自这两个剖面的的土壤样品聚集在一起。通过PCA分析,附近没有发现明显的污染源、烃浓度较低的I-1P和I-4U剖面中的土壤样品聚集在一起(Σn-alkanes为0.5-4.0μg g-1,TAH为1.6-23.8μg-1),生物源的烃是其烃的主要来源,主干渠灌溉的I-3P与受大气沉降影响的I-8U聚集在一起。RDA结果表明土壤中脂肪烃的分布会受到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除了降解的石油源的烃,浑蒲灌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也接收了少量的陆源高等植物、微生物及水生生物来源的脂肪烃的输入。尽管不同季节的大气沉降中烃的浓度和来源有差异,但是发生降解的重油也是浑蒲灌区的大气干湿沉降中烃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少量的生物源的烃和轻油来源的烃的输入。采油井附近和细河河段附近的地下水中的烃浓度比较高,而且2009年10月份采集的地下水受石油污染的程度和其中石油烃的降解程度显著高于2009年5月份采集的地下水。2009年5月采集的地下水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浓度范围为88.5到855.3μg L-1,UCM的浓度范围为262.2到5946.9μg L-1,TAH的浓度范围为357.0到6802.1μg L-1。2009年10月采集的地下水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浓度范围为37.8到1042.0μg L-1,UCM的浓度范围为871.5到9301.1μg L-1,TAH的浓度范围为909.3到10343.1μg L-1。春季采集的大气沉降中正构烷烃的浓度最高(841.2μg m-2d-1),冬季采集的大气沉降中正构烷烃的浓度最低(76.6μg m-2d-1),夏季和秋季采集的大气沉降中UCM和TAH的浓度最高(UCM和TAH的浓度分别为13173.7和13859.9μg m-2d-1),冬季采集的大气沉降中UCM和TAH的浓度最低(UCM和TAH的浓度分别为147.9和224.5μg m-2d-1)。不同时期的大气沉降样品和不同时期、不同采样点的水样品中脂肪烃浓度和脂肪烃组成的相似性和差异都能够清晰明了地成功呈现在主成分空间投影图中。浑蒲灌区不同时期灌溉水、大气干湿沉降及表层土壤中脂肪烃的组成结合冗余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度的灌溉水及大气干湿沉降中的脂肪烃组成总共可以解释69.5%的浑蒲灌区表层土壤中脂肪烃的组成,这说明石油烃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之间迁移,浑蒲灌区灌溉水和大气沉降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有很大的影响。灌溉水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的影响远远大于大气干湿沉降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水样品中脂肪烃的组成解释的土壤中脂肪烃的组成的方差为66.0%,不同时期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中脂肪烃的组成解释的土壤中脂肪烃的组成的方差为12.2%。2009年5月采集的水样品中的脂肪烃组成和2009年10月采集的水样品中的脂肪烃的组成分别能解释的土壤中的脂肪烃的组成的方差为70.5%和37.0%,表明5月份的灌溉水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的石油污染的影响比10月份的灌溉水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的石油污染的影响大,这是因为5月份是主要的灌溉季节。通过样品中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比率(δ13C)特征结合化学指纹特征的研究,在2008年10月采集的浑蒲灌区的灌溉水、2009年度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及2009年10月采集的表层土壤中,识别出了现代陆生C3植物来源和石油及其降解产物来源的正构烷烃的输入。地表水细河水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与地下水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距离细河最近的水田的地下水I-3G受到细河水的影响最大,其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与细河水相似,与其他地下水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位于正在作业的采油井附近的I-4G地下水中的正构烷烃的成熟度相对其他水样品较高。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在浑蒲灌区的水样品与大气沉降样品之间及不同时期的大气样品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这些研究结果清晰明了地成功呈现在正构烷烃δ13C主成分空间投影图中。脂肪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和PCA分析结果都表明,沸点高的重油是2008年10月采集的浑蒲灌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2009年度大气沉降中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受不同污染源影响的烃浓度和地化特征不同的浑蒲灌区水样品和大气沉降在主成分空间被很好地排序出来。在正构烷烃813C的主成分空间中,不同来源的高碳数、中等碳数与低碳数的正构烷烃得到更好地区分,而不同的样品由于受多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排序结果更为分散,这说明正构烷烃δ13C包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更完整。化学指纹和同位素组成的RDA结果均表明,浑蒲灌区的灌溉水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的影响大于大气干湿沉降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的影响,距离细河最近的I-4G地下水及细河水的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石油污染的影响是显著的。2008年10月的灌溉水中脂肪烃的组成和2009年度的大气沉降样品中脂肪烃的组成分别能解释的土壤中脂肪烃的组成的方差为28.2%和7.7%。2008年10月的灌溉水和2009年度的大气沉降样品中正构烷烃613C分别能解释的土壤中正构烷烃δ13C的方差为46.4%和24.4%。灌溉水和大气沉降样品中正构烷烃δ13C解释的土壤中正构烷烃613C的方差,比灌溉水和大气沉降样品中脂肪烃解释的土壤中脂肪烃的方差要多。而且相对大气样品中的脂肪烃解释的土壤中的脂肪烃,大气沉降样品中正构烷烃613C能解释的土壤中正构烷烃δ13C的方差较大,说明有可能化学指纹法会低估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石油污染(尤其是大气沉降)对表层土壤中石油污染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2015年秋季入学的美国著名大学申请结果现已尘埃落定,和往年一样,在这群幸运地被选中的中国孩子里面,大部分都是"哈佛女孩""耶鲁女孩",几乎见不到中国男孩的身影,中国的
期刊
通过坍落扩展度、T500、U型仪和L型仪等测试方法探讨了不同水胶比、砂率及不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高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IGFs)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
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非饱和土边坡的二维非稳态渗流计算,考虑基质吸作用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进而通过算例计
简要介绍了大庆炼化公司干气脱硫的生产工艺,说明了生产工艺的改造原因和改造内容。根据炼化公司储运厂干气的性质,确定了脱硫的工艺路线。对改造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从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与物流网时代的到来,使陆港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陆港建设热潮,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
德布雷认为,媒介圈并不是在今天才开始的,因为自从有了需要传播的信息以来,就有了"媒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宜家卖场就是一种传播媒介,其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它兜售
该文为大麦苗粉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大麦苗粉用量及其杀菌条件对大麦苗粉含乳饮料稳定性和感官的影响。通过黏度测定、离心脂肪层和离心沉淀率的测定以及
<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20世纪著名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海伦·凯勒所著,这本书由《我的生活》《走出黑暗》《我的老师》三本书及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
某男,于2006年5月18日被他人用射钉枪击发的钉子击中颈部等处,伤后即到医院诊治。住院病志记载:BP:17.3/10.7kPa(130/80mmHg),呼吸18次/min,脉搏80次/min。颈部见一约1.0cm长裂口,深及喉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