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京津冀频发的重霾污染过程警示着人们,该地区大气污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霾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开展京津冀地区大气霾污染及气态污染物特征的观测研究有助于对该地区污染现状的认知,对于治理这一区域的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美国热电公司生产的系列环境监测仪器对北京、天津两大超级城市及河北兴隆大气本底区域观测站的大气PM2.5及前体物(SO2、NOx和03)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北京和天津出现霾污染天的次数分别达99和84次;霾天分布冬季>秋季>夏季>春季;霾污染主要表现在PM2.5等细粒子污染。(2)大气中PM2.5浓度变化表现出秋冬季高,春夏季低的变化趋势;日变化呈早晚双峰型,冬季变化幅度最大。2012年北京大气PM2.5超标169天,.年均值为83μg/m3;天津大气PM2.5超标111天,年均值为66μg/m3;兴隆大气PM2.5超标54天,年均值为36μg/m3。(3)北京、天津和兴隆的一次污染物NOx和S02与PM2.5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2012年,三个监测站大气NO、年均值分别为104μ/m3、83μ/m3和18μg/m3; SO2年均值分别为21μg/m3、61μg/m3和26μg/m3;二次污染物03日变化为单峰型,小时均值最大值分别为266μg/m3、257μg/m3和336μg/m3,出现在夏季午后15:00左右。(4)PM2.5的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浓度存在密切关系,夏季PM2.5与03的相关系数高,表明活跃的光化学反应是造成这个时期霾天的主要原因;冬季PM2.5与NOx、SO2的相关系数非常高,表明冬季的霾天与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增加密切相关。(5)高相对湿度和静风天气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客观条件,而大风和降水对该地区大气污染起到很好的清除作用。(6)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到达京津冀地区的气团主要可以分来自内蒙古西北高空方向气团;来自西南方向的气团和局地输送气团三类。影响京滓冀地区霾污染形成的气团主要是西南方向和局地输送气团,而西北气团则能对该地区的污染物起到很好的清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