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电影是有些人的童年记忆,是有些人的青春碎片,那些老港片镌刻了无数人的集体回忆,散落在一代代人的成长历程中,电影中的明星常常是我们少年时的偶像,电影中的元素经常成为时尚界的流行指标,经典对白常常成为大众的流行语。虽然香港电影的类型与题材包罗万象,但都秉承着“娱乐至死”的癫狂理念,敢于放浪形骸,以嬉笑怒骂的方式针砭时弊。在香港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下,产生了一批极富个人魅力的导演与演员,从张彻、胡金铨到徐克、杜琪峰,从邓永祥、陈宝珠到张国荣、林青霞,香港电影的风采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不仅华人爱看港片,面对强劲的好莱坞大片,顶峰时期的香港电影仍有抗衡之力,许多电影批评家与理论家例如大卫·波德维尔等都专门对香港电影做了大量研究。可惜时至90年代后期,亚洲经济危机及周边民族电影的崛起使香港电影的市场迅速缩水,香港电影逐渐走上了下坡路,作品数量大幅度下降,票房锐减,电影公司纷纷倒闭,产业资金流向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这一时期虽不乏经典作品,但香港电影的整体水平已经不如从前,大牌明星转而投身于好莱坞寻求发展,使得整个香港电影界都处在低迷状态徘徊。到了新时期也就是2003年,香港电影开始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呈现出集体向内地回归的趋势。新时期的电影政策、产业模式、创作风格以及与内地的合作地位都发生了一系列转变,集体北上的香港导演意欲征服内地这片沃土,却遭遇了种种关卡与障碍,历史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两地意识形态有所差异,观众的审美取向与品味也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内地审查制度的不健全使香港影人一直缺乏最有效的保障,极力融入内地的意愿也使香港电影的港味变了些许味道。我国的电影批评家们对香港电影的研究甚多,但还未对最近十年的香港电影做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大多只是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政策、合作方式、产业体系等,也没有论证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运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叙述从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来香港电影的概况,首先对新时期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然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论述香港电影的人文背景及发展脉络,再从体制、电影符号的变更等角度来分析新时期与前期的不同;第二章:通过个案与类比的研究方法,论述新时期香港电影的尴尬现状并探析这些问题出现的社会原因与个人原因;第三章: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新时期香港电影的形式特质;第四章: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导演探讨香港电影不同类型的美学新意义;第五章:最后根据香港影人遭遇的困境给出一些浅薄的意见,展望一下香港电影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