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9月,教育部9号文件颁布,体育经济专业与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合并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从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专业的开办招生,到2005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的创设,全国共有13所院校开设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至此,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主要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全国13所开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财经、体育、综合性院校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315份学生调查问卷,11份专家调查问卷,从专业建设维度出发,回顾了专业的办学历程,系统调查了专业学生、师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专业建设中培养方案、学生就业考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揭示了整个专业的生存状态。本研究还运用了战略联盟、功效至上、合作共赢等观念,结合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模型,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了思考。研究得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地理区域分布较为合理,大多为省会都市,遍布华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华南、华东地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一般,师资力量总体合理,但是缺乏实践背景;学生生源不尽相同,调剂状况普遍,对专业建设的满意度不高,大多为一般;课程设置较为全面,但是课程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实践环节最为薄弱,实习基地没有发挥真正作用,缺发高水平的实验室与基地;就业状况总体良好,考研率相对较高,与培养目标有所差距。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须提高专业建设的核心能力,寻找专业建设中的稀缺性资源与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加大专业宣传力度,解决好体育与经济管理的关系。招生与授课规模应该加以控制,课程设置与安排要相对合理,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要注重合作,成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通力解决体育特色教材的编写问题,全面提升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