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研究及典型牙体牙髓疾病临床病例报告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人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的表达,分析Btk与慢性根尖周炎症及骨组织吸收破坏的关系。方法:收集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25例,健康牙周膜组织9例,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15例病损组织和6例健康牙周膜组织中Btk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另一组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10例病损组织和3例健康牙周膜组织中Btk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集图像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6例健康根尖周组织中仅可检测到少量Btk表达,其中3例Btk表达为阳性,而15例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Btk均有表达,并且Btk在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表达较健康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Btk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织,通过软件对蛋白表达条带进行定量并分析,发现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Btk的表达较健康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k在根尖周炎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提示其在根尖周炎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测其参与了根尖周炎的病理过程以及周围骨组织的吸收破坏。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慢性牙周炎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牙周病,是导致成人牙齿松动缺失的首要原因,在全球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发病率极高。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牙菌斑微生物作为始动因素引
目的:探索PRL型垂体瘤患者血清中miRNA表达的差异。方法:先后采用miRNA基因芯片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L型垂体瘤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中的miRNA表达谱。结果:第1次筛
目的:利用CAD/CAM技术加工制作PMMA临時修复体,应用于ALL ON 4无牙頜种植病例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减少All on 4种植修复后临时修复体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对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