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皇冠上的一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明珠;中国古诗翻译也一直是世界译林里一支天香独秀的奇葩;中国古诗翻译理论历来是译界学人孜孜探索苦求无涯的一方奇境。然而古诗翻译标准多亦步亦趋地尾随在传统文学译论和标准的背后固守着以源语文本为中心的“忠实”或“对等”等单一标准,难以再现其千姿百媚的独特魅力。由此,作为“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译者在传达信息的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翻译主体间诸因素的互动交流现象也是“宫花寂寞红”被忽视一旁;而“女为悦己者容”,可是作为悦己者的读者能动接受也是鲜有提及。幸者是近年来以读者为中心关注阅读过程的接受理论以开放性,科学性的姿态被引入文学翻译的领域而柳暗花明开创了独特的研究视野。但可惜零星散见不成规模,尤其在中国古诗翻译的研究中更是廖若晨星,更不用说专门探索古诗英译的标准了。接受理论认为作品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其中蕴藏着许多的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等待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与之进行积极的对话交流最终共同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造,这与“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中国古诗的独特形式,凝练的语言,考究的韵律,丰富的意象,含蓄的意境,灵动的神韵,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孕含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审美效果似乎形成一种天然的默契。接受理论还关注文学接受的动态演变和理解的历史性,认为文本的表现是时间性的,就像一部乐谱,时刻期待着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断形成空间性的视域融合,奏出不断有新的理解的交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在对外传播接受的翻译历史中不可能干篇一律,一成不变,而且译者首先作为读者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也决不会千人一译,面目皆同。显然,传统的以原作为中心的所谓的“忠实”“对等”等单一翻译标准已是力不从心,因此古诗翻译亟待建立多元标准以适应翻译实践和持续升温的汉语热,再说读者的多层次性,和当今文化的多元性也会使读者的审美倾向多元化,翻译标准也会随之多元化。以上也许就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古诗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并在吕俊教授提出的三条普遍的多元翻译标准(1)符合知识的客观性(2)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3)符合原文的定向性等基础上又从接受理论角度专门为古诗翻译增加了(4)为读者审美需要有效保留诗中空白(5)鼓励译者的创造性(6)灵活处理文化因素等三条建议性标准。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中西方有影响的传统翻译理论和标准以及诗歌翻译理论和标准,肯定了其积极的一面,但着重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接着提出自己的上述新观点。第二章专门从接受美学理论来源之一的现象美学角度探讨了古诗的独特之处,这一章是探讨古诗多元翻译标准的理论前提。第三章探讨了接受理论适应性:首先对其做了简要介绍,论述了作为文本召唤结构的古诗在翻译上从该理论中所获得的启示,接着运用该理论的主要观点重点阐述了其在建立多元标准方面所具备的理论启示。第四章从古诗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角度论述了建立多元翻译标准的必要性,本章构成了古诗翻译多元标准的理论背景。第五章提出建立上述的古诗多元翻译标准七条建议性的原则。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建立多元标准的意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希望自己的浅尝拙见能为古诗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一点微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