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设计及施工过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hipa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式转换层结构可以用在房屋建筑中也可以用在桥梁工程中,它们的作用都是解决结构在竖向不连续的问题。在桥梁工程中采用交叉转换梁实现托柱,在国内外的工程实践中是不多见的。转换梁由于截面尺寸较大而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由于混凝土收缩、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和荷载作用,容易在张拉转换梁预应力筋之前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高层建筑中转换梁和上部结构存在着共同工作的特性,当转换梁梁底混凝土允许开裂时,转换梁中会形成较为明显的拉杆拱体系。本文结合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高架平台桥工程和苏州工业园区中银惠龙大厦工程中转换梁的现场监测进行了预应力混凝土交叉转换梁的设计方法、转换梁在张拉预应力筋之前混凝土裂缝出现原因和高层建筑中转换梁对上部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带转换梁结构和转换梁自身的受力特点:1.当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是由偶遇的较大荷载控制承载力设计时,可以允许此荷载作用下转换梁上出现限值裂缝,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可将转换梁设计成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样选择预应力度是合适的。在弹性阶段,可通过改变预应力混凝土交叉转换梁中预应力配筋数量来调整交叉转换梁中每根梁承担的荷载。2.钢骨柱部分伸进转换梁中,随着钢骨伸进转换梁中长度的增加,转换梁对钢骨的包裹嵌固作用增强。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若不及时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由于水化热温差和干燥收缩引起的应力较大,是转换梁在张拉预应力筋之前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4.转换梁和上、下部结构有明显的共同工作特性。对转换梁进行局部应力分析时,转换梁下部层数取得多少对转换梁的内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刚度选取得过大容易引起上部结构在卸载时混凝土开裂;刚度过小,会使上部连续梁在转换梁托柱处的支座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加大,也使和转换梁相连的柱子弯曲过大。上部结构的荷载是通过上部结构和转换梁形成的拉杆拱作用传递到支承转换梁的钢骨柱上的。5.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短梁,当梁底混凝土开裂后,在转换梁和托柱点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拉杆拱体系,这与普通梁的受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拉杆拱体系中,梁底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成为主要的受拉部分,拉杆上方成为低应力区。转换梁上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拉杆拱的拱脚,预应力对抵抗剪应力的效果是有限的。6.基于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能够较充分的反映出转换梁的受力特点和各种作用对其的影响,说明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来研究转换梁的受力性能,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测试数据是可信的,结论是正确的。7.对于实际情况和计算模型相近的工程,通过和有限元程序ANSYS计算结果的对比,可知测试数据和理论分析较为吻合,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8.通过理论和监测分析,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中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大跨度PC连续箱梁桥具有结构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造型美观等优点而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由于受地形条件的约束,目前此类桥梁普遍采用分节段悬臂浇筑的施工
多孔质生态混凝土(porous ecological concrete,简称: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内部具有连续大孔隙的由水泥、骨料等材料构成的特殊镂空骨架结构混凝土制品。通过适当添加专用外加剂
钢材是一种热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材料(α=12E—6/℃),而钢结构构件屈曲破坏又往往是先于材料的强度破坏出现的,基于钢结构构件在轴压力下容易发生屈曲失稳且受温度涨缩的影响比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常常处在环保要求高而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少的两难境地。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中小城镇量大面广、污水排放规模小,地质、地形复杂,人口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结构的重要型式,其抗震能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量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剪
碳纤维布(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
“绿色建筑”是当前土木工程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绿色建筑”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绿色设计、绿色规划、环保材料的使用、绿色施工等。本文侧重绿色施工的探讨
20 世纪末的几次大地震中记录到了较强的竖向地震动,这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竖向地震动研究的关注。本文以国内外18 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为数据基础,对竖向地震动特征及竖向
自然风流经建筑时会产生各种风效应,这些风效应除了对行人会产生不舒适感外,还会造成建筑物的局部损坏,以及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同时,大跨群体建筑的布局势必将影响到当
水泥土挡墙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一种型式,因其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小、止水效果较好和造价低等优点,在开挖深度小于7m的软土基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目前的设计仍是参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