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uPA、PAI-1和HGF在宫腔粘连的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本实验采用单侧刮宫法搔刮雌性SD大鼠左侧宫腔构建宫腔粘连模型,右侧子宫作为对自身对照。在此动物模型基础上,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评估子宫内膜受损情况。检测大鼠双侧子宫组织的uPA、PAI-1和HGF的表达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探讨uPA、PAI-1和HGF在宫腔粘连的形成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宫腔粘连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为宫腔粘连的医治与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实验纳入20只成年雌性未交配SD大鼠,控制其体质量、生活环境、动情周期在相似水平,在同一天内进行造模,用特制刮匙搔刮大鼠左侧宫腔,作为实验组,右侧宫腔不做处理,作为自身对照组。在术后第1、3、6、15天B超检查大鼠双侧宫腔粘连情况,再分别处死大鼠,收集左侧子宫刮宫部位及右侧子宫对应部位的标本。标本固定、包埋、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统计子宫内膜的厚度、腺体数量及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建模是否成功。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uPA、PAI-1和HGF在不同时间宫腔粘连组织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较表达量差异。
结果:B超下可见术后第6天大鼠左侧子宫内膜厚度不均,内膜线显示不清,而右侧子宫内膜线清晰,厚度均匀。标本HE染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及腺体数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的蛋白与mRNA表达量在术后早期位于高值,此后有所降低,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的蛋白表达量在实验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量(P<0.05),其蛋白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其mRNA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AI-1的蛋白表达量在实验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量(P<0.05),其蛋白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其mRNA表达量第1-6天无明显变化,到第15天达到最高值,但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侧宫腔搔刮能够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HGF参与了受损子宫内膜的早期修复,后期其表达减少可能促进了宫腔粘连的形成。uPA与PAI-1的表达与宫腔粘连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方法:实验纳入20只成年雌性未交配SD大鼠,控制其体质量、生活环境、动情周期在相似水平,在同一天内进行造模,用特制刮匙搔刮大鼠左侧宫腔,作为实验组,右侧宫腔不做处理,作为自身对照组。在术后第1、3、6、15天B超检查大鼠双侧宫腔粘连情况,再分别处死大鼠,收集左侧子宫刮宫部位及右侧子宫对应部位的标本。标本固定、包埋、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统计子宫内膜的厚度、腺体数量及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建模是否成功。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uPA、PAI-1和HGF在不同时间宫腔粘连组织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较表达量差异。
结果:B超下可见术后第6天大鼠左侧子宫内膜厚度不均,内膜线显示不清,而右侧子宫内膜线清晰,厚度均匀。标本HE染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及腺体数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的蛋白与mRNA表达量在术后早期位于高值,此后有所降低,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的蛋白表达量在实验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量(P<0.05),其蛋白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其mRNA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AI-1的蛋白表达量在实验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量(P<0.05),其蛋白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术后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其mRNA表达量第1-6天无明显变化,到第15天达到最高值,但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侧宫腔搔刮能够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HGF参与了受损子宫内膜的早期修复,后期其表达减少可能促进了宫腔粘连的形成。uPA与PAI-1的表达与宫腔粘连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