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价格法制变迁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结构、增长方式等都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促进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研究新中国成立至今价格法制变迁,以价格立法为基础,探讨价格法制的变迁。为了研究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价格法制的变迁,本文根据价格法制变化背景将价格法制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到1978年、1979年到1996年和1997年至今。1949年到1978年为价格法制变迁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在计划管理价格体制下,探讨价格法制的价格立法、价格立法原则、价格立法主要制度、价格立法主要内容。这一阶段价格调整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计划严格而全面的控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价格法制在这样的价格管理体制下形成,价格立法主要是以命令或通知形式,传达政府涨价还是降价等要求。将计划价格管理方式法制化,在价格法制中确立“统购统销”等价格管理制度。1979年到1996年为价格法制变迁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政治、经济等环境复杂,探索如何改变计划管理体制下各种弊端。价格管理的改革是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在这一阶段中1979年到1984年,价格法制的指导思想是“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5年到1988年价格法制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指导下完成。1989年到1992年“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决定价格管理。1993年到1996年价格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下发展。经济政策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价格法制既有政府计划管理价格,也有政府不断下放价格管理权限,颁布市场定价法律法规。第一阶段价格法制是单一的,都是为了政府能合理合法的计划价格的目的,而第二阶段是价格法制是在不断的改革与探索中前行。1997年至今为价格法制是本文第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价格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这一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价格法制,市场是价格管理的主要主体之一,政府逐渐退出价格管理,政府只在部分关乎国际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上,通过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调节价格。在明确价格管理方式的条件下,我国价格法制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已经基本形成以价格法为核心,同时颁布其他配套的价格法律法规,保证市场定价中的企业等主体,能够合理的定价,使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新中国价格法制是在计划价格、计划与市场结合价格以及市场价格中不断探索中进行价格立法、价格原则的调整、价格主要制度的设计和价格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法为核心的价格法制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Win CC组态软件中的C脚本采用循环方式对变量及画面对象进行连接的方法,对于处理大量的同类数据和画面对象,具有很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减轻了画面烦琐的连接工作,
在线教育系统将传统教育力求实现的互动性和基于对等交流上的知识传播变成现实,将英语教育中语音、词汇、语法等元素以新的方式演绎。本文以笔者正在创建中的天际线英语学习
我国高职院校正面临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有效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跟踪法
国家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促进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