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ls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泰州王学的传人,罗汝芳的哲学思想有其特殊风格。他以“赤子之心”和“孝悌慈”为核心思想,建构起贯通天人的思想体系。“赤子之心”是天道仁体在个体身心上的落实,“孝悌慈”乃落实处的当下呈现。罗汝芳教化世人从人伦亲爱中逆觉天道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对天道的体认应从爱亲、敬兄等最切实的道德践履处入手。逆觉和践履的双重指向都归结到“孝悌慈”上来,而“孝悌慈”之道德依据源自个体禀赋于天道的“赤子之心”,“见心”便成为觉悟世人、成就圣贤的重要环节。“见心”既有对本心的自信,又包含本心“不容己”要呈现自我的内在要求;本心的呈现既落实在“孝悌慈”等道德实践之中,又逻辑地包含体用贯通、身心合一、复以自知等理论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罗汝芳展开了对“现成良知”的修正和对效验光景的破除。阳明身后,学者对“良知”学说的理解异见纷呈;超洁者流于玄虚,猖狂者荡于情识。罗汝芳的哲学思想既是对阳明学的继承和发展,又表现出修正和救治心学流弊的理论关怀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当“现成良知”缺乏真切工夫支撑,沦为流行光景和义理分解之对象时,罗汝芳转而以“赤子之心”为学术宗旨,以此弱化学者对“现成良知”的玩弄把捉。从理论建构层面,“赤子之心”具备“现成良知”的超越性和遍在性,不学不虑、当下呈现;从经验实践层面,“赤子之心”表现为孩提之爱亲、敬兄,原本自然平常的百姓日用都具有了道德价值依据。可以说,为克服后学流弊的各自缺陷,罗汝芳构建起“新的现成良知理论”。这种理论建构的修正意义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赤子之心”可以堵截积极用世者滑向“情识而肆”之路径,从天道落实的角度观照并统摄经验实践,避免其流于猖狂;另一方面,“赤子之心”必然落实在“孝悌慈”等道德践履领域,可有效防范义理分解者堕入“玄虚”,从工夫入手处确保义理分解不脱离日用常行。不论是陷入情识还是堕入玄虚,皆是对良知本体缺乏真切体认和工夫担保;前者从穿衣吃饭处追逐流行之光景,后者则陷入对良知本体的义理分解,成为空描画良知本身之效验。罗汝芳自觉承担了这一历史之必然,破除光景也成了他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罗汝芳的学术思想简易直接、圆融通透,既有热切的实践精神又不失理论上的哲学思考。他将高明融入庸常,又从庸常中挺立出道德的主体性,达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精神境界。当阳明学从义理分解之路径走到尽头时,罗汝芳完成了由超越向实践的“降落”,这种降落非但不是儒学的世俗化,反而是实现了儒学的“向上一机”。罗汝芳的哲学思想是—“道德形上学”之证成,他从经验实践层面完成了超越本体的落实和自我呈现,这不仅让形上本体富有生机,更为人伦实践注入道德属性并指明价值趋向。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自身的实践意义,研究罗汝芳的哲学思想不仅对把握心学走向有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为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发展带来启发和思考,今天,我们在传统儒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若仅埋首于古纸堆中,而不能领悟儒学的生命情怀和人文精神,那么所谓的理论创造是否也会沦为一种需要破除的“光景”?或许,如何呈现儒学经典文献背后的道德主体性,如何挺立出“人”的价值指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真问题。
其他文献
介绍了禽霍乱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为禽霍乱的防治提供参考。
采用IGT模拟平版印刷的实验,建立了3种墨层厚度与光学密度的转换模型,依据模型的MAE和RMSE值,采用T-E模型,获得了多种油墨纸张组合的最佳墨层厚度范围。通过v4插值算法建立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知识素养的提升,文化旅游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宝贵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性和应用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文化旅游资源的有
目前,语感教学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接受,尤其在小学阶段,对于欲望学科来说,这是一切语文能力、语感体验的积累阶段,也是进行语文语感培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
当前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园本课程,主动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课程资源作为园本课程实施的
目的设计具有高产能的新型双列旋转式灌装机。方法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灌装机的需求及技术分析,指出了传统灌装机对提高产能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型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的设计方案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快速,改革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在不断地提高,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并购重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日渐完善,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本文从菲钦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审美价值入手,结合外文书籍对《菲钦》一书中的观点做了补充和延续,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本文第二章结合菲钦艺术特色形成的文化背景利传
J.R.R.托尔金因为创作《魔戒》三部曲而备受关注,但是他的创作理论在中国却少人问津,事实上西方对于托尔金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细化和深入了,譬如托尔金的语言学研究,托尔金的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管锥编》中每好就“诗史之别”立言。对此 ,过去往往只是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 ;其实钱氏此论非泛然者 ,而是关乎近、现代的学术背景。考察陈寅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