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F蛋白与脂蛋白(a)的相互作用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蛋白(Protein F, PF)是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NTHi)表面的一种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受体。Pig利用自身的赖氨酸结合位点(LBS)与PF相结合。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中的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 Apo(a)]与Pig高度同源,其KIV10结构域含有高亲和力的LBS。基于此,本实验提出Lp(a)可能与NTHi上的PF相结合,从而竞争性的抑制PF与Pig的结合。本实验利用多种方法检测了重组PF (rPF)以及缺失末端赖氨酸残基的PFAk (rPF△k)与Pig、Lp(a)的相互作用。首先利用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得到了rPF及rPF△k,并利用亲和填料进行了纯化。然后通过ELISA结合及抑制试验检测了rPF及rPF△k与Pig、Lp(a)的相互作用。结合试验结果显示:rPF能够与Pig、Lp(a)结合,且rPF组与Pig、Lp(a)的结合值显著高于rPF△k组。抑制试验结果如下:1)EACA能够抑制rPF与Pig、Lp(a)的结合,当浓度达到2 mmol/L时EACA对rPF与Pig结合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与此同时,ECAC对rPF与Lp(a)结合的抑制作用在其浓度为0.2 mmol/L时就明显增强;2)当Lp(1a)浓度达到50 ng/100gL时,能够显著的抑制rPF与Pig的结合。此外,本实验利用亲和层析和Western blot也证明了rPF与Pig、Lp(a)的特异性结合主要是由Pig、Lp(a)的LBS与rPF羧基末端的赖氨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的。Lp(a)能够竞争性的抑制rPF与Pig的结合,这表明Lp(a)在抗NTHi感染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论是精读课或是泛读课,都离不开课文的讲解,而传统的课文讲解则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并没有达到课文讲解应有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文章讲解中的一种新的抽象模式,以期能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英语技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课文讲解 抽象模式 互动影响    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公共大学英语教学,或是英语专业的精读,泛读教学,都离不开课文讲解,而课文讲解目的则是通过阅读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此前学习的“法律护我”主要阐述法律的特征和对未成年人的“四个保护”,针对性很强,为过渡到本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课教学主要阐述法律不仅有保护的功能,同时还有制裁的功能;而继本课之后的“法律‘雷池’不可越”、“对不良诱惑说‘不’”等内容,与本课的联系十分密切,学好这
摘要: 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开设导游专业的职业学校应针对专业特点大力开展特色教学。导游特色教育的基础是职业道德的教育,关键是导游核心能力的训练,法宝是导游方法的灵活运用,导游特色教学的提升靠社会实践的磨砺。通过特色教学,职业学校一定能向社会输送大批优质的导游人才,提高我国的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 特色教学 职业道德 核心能力 导游方法 社会实践    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