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治疗风湿病文献整理与用药特色的数据挖掘

来源 :云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湿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酸痛、肢体关节麻木不仁、伸屈不利。或伴有肢体肿痛,痿软无力,病重者甚至卧床不起。傣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医疗经验和药物资源,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但缺乏规范的整理、系统的研究以及多层面的数据挖掘,影响了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本课题采取文献研究为主、实地调研为辅的研究方法,较全面地收集傣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文献资料,对傣医药治疗风湿病的基础理论、单验方进行了收集整理研究,建立了傣医治疗风湿病单验方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常用药物特色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高频药物对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1)总结了傣医基础理论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的认识。(2)收集整理傣医治疗风湿病的单验方407首,建立了傣医治疗风湿病的单验方数据库,可通过远程访问,提供多种检索途径。(3)对407首单验方进行了按类统计,对涉及的药物进行了总体频次统计,筛选出了30味傣医治疗风湿病的高频药物,并从性、味、入塔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对高频药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在性、味、入塔上相似的药物。(4)对407首单验方从冷风湿内治方、冷风湿外治方、风湿热病内治方、风湿热病外治方4个方面,分别统计其药物使用情况,筛选出各类单验方的高频药物,并应用假设检验方法两两比较得到4种单验方中使用频率有明显差异的高频药物。对4类单验方的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傣医治疗风湿病病机方面的认识。结论:(1)在药物药性上,凉药所用频率最多,为33.33%。(2)在药物入塔上,前30味药物中有入土塔的药物最多,说明傣医在治疗风湿病时,注重调节土塔功能。(3)在药物药味方面,苦味、辣味、甜味、淡味药物所占的比重最多是构成傣医治疗风湿病的主要药味。运用苦味、辣味、甜味药,祛邪而不伤正,符合风湿病正虚邪实的病机。同时傣医在治疗风湿病时注重运用淡味药,利水排毒。(4)注重调节水塔的功能。(5)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6)内治理论指导外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铁路在列车运行速度的逐年提高、列车载重量不断增加、营业里程的不断发展及大量新技术(重载技术发展)、新装备(CTC设备、区间逻辑检查等设备)的全面投入使用,车务作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应急处置流程越来越多,而应急处置的时间要求却是越来越短,对铁路安全、正点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铁路的车务行车部门安全风险预测、应急处置能力做出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铁路系统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具体落实的方法,
近年来,可穿戴式设备成为时尚的象征,备受用户推崇,而更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智能手表更是成为市场的宠儿。各大厂商也纷纷投入巨资进军这一市场,各种型号的智能手表铺天盖地。
目的观察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疱疹颗粒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和阳消瘿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研究反肉桂酰 亮 异亮 甘 精 亮 鸟 [酰胺 ](tc LIGRLO) ,一种PAR 2激动剂 ,对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 ,经过 15min的培养 ,tc LIGRLO可引起比基础分泌量
多业务域目标聚合是情报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解决跨域目标关联分析工程化实现,提出了一种时空相似计算的分析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目标时空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元数据;其次,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音形义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这一特点如今已经为教育者所认识并将字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之中,还进一步拓展到古诗文教学领域。本文以字理教学法的特
介绍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回收处理次氯酸钠废水的工艺原理,分析了污水零排放装置次氯酸钠废水回收工序开车后的运行状况、环保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背景:乳腺增生病在婚育年龄女性发病比率较高,虽然该病属于良性疾病,但部分学者认为该病可已在一定程度上转成恶性,因此积极治疗乳腺增生对防止部分患者转为乳腺癌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