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传统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由于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家庭养老模式之中,强关系逐渐弱化,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需求量增大,单一的社区养老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原有的养老支持作用,反而存在弱化的趋势;机构养老资金投入过大,服务有限,难以满足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通过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演变,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虚拟养老院是养老公共服务的新生事物,是居家养老模式的一种新形式。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两个方面),通过大量的访谈资料和问卷,首先,主要研究了虚拟养老院是怎样的一种服务——政府为了履行公共职能,通过向各社会企业或组织购买服务,以虚拟养老院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在这种服务下,养老强关系不断地被弱化,弱关系不断地被强化,成为城市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的扩大和发展。其次,本文研究分析了虚拟养老院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以及老年人对其目前发展的评价。其中,政府认为这种养老服务资金投入较少并且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多元参与,加大了养老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企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出发进行评价。尽管社会效益显著,文化效益受到各企业的重视,但是企业自身的资金压力过大,让企业的加盟意识逐渐减弱。老年人对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比较满意,从主观方面来说,满意程度跟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有关,它们与老年人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客观上来说,虚拟养老院提供服务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不能影响老年人的满意度评价。家庭,作为老年人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同样认为虚拟养老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虚拟养老院是目前应对老龄化趋势比较有效的服务方式,但是该模式仍需要不断完善:政府仍需主导,市场网络资源不断整合,家庭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协调与支持,机构和社会的志愿者等服务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养老公共服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