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而故意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格(通常是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待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抬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为。掠夺性定价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重要规制对象,对掠夺性定价进行规制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行为本质上可能造成垄断,而垄断所造成的福利净损失是反垄断的合理性基础。 在反垄断法历史比较悠久的西方国家,对于掠夺性定价问题的关注较早,相关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以美国为例,伴随着对掠夺性定价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美国司法部门在实践过程中对掠夺性定价行为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较为成熟的判定标准,对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有效规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于掠夺性定价行为的认识比较模糊,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行为给予充分、有效地规制。掠夺性定价问题使我国的经济和司法领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从经济与法律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对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规制思路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含义及进行规制的原因。这部分认为:掠夺性定价行为阻碍了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其结果将造成垄断及社会福利的损失,有效规制是必然的选择;第二部分介绍西方学术界围绕掠夺性定价所展开的讨论,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垄断可能性;第三部分借鉴美国的司法实践经验,考察了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判定标准;第四部分对存在于我国市场上类似的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对我国的掠夺性定价行为进行规制,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对掠夺性定价的有效规制是一项复杂又困难的工作,无论是判定标准的确定,还是实践中的具体执行,都必须准确把握、谨慎对待。本文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对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规制进行分析,并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列举了实践中有针对性的案例,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希望能够为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政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