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支付方式的选择是上市公司财务领域一项重要的决策,在我国最常见的股利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现金分红比例”具体是指现金股利所占股利分配总额的比例。现金分红的比例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分红比例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更能促进公司稳定持续的发展。由于股利的支付通常会牵扯到各方利益相关者,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的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制造业企业现金分红比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公司决策者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收集了2008-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方式选择的现状及其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决策者选择股利支付方式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定采用同时支付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3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选取17个相关指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法提取出7个公共因子,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验证这些个方面因素对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其中,外部因素中的政策法规因素,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变量重点分析了新政策实施前后现金分红比例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经济总量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决策者会倾向于发放现金红利;2)新实施的政策法规能够显著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3)公司盈利水平越高,营运能力越强,股票价格越高,决策者会倾向于选择现金股利,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就会越高;4)公司的每股现金净流量越大,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就会越高;另外,进行转增股本的公司,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较高。此外,公司规模、短期与长期的偿债能力、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率以及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决策者选定现金分红的比例有一定影响,但相关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