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脏收缩功能,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1.本实验采用雄性昆明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盲肠结扎穿孔术后7 d仍存活的小鼠视为存活动物。2.为了观察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脏收缩功能和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应用Vevo 770 R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100只昆明小鼠于CLP术前行心脏收缩功能和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获得基线值(0h),并于CLP术后分5个时点(12 h,24 h,36 h,48 h,60 h)对该时点仍存活的小鼠进行相应的超声指标监测。每只小鼠均进行编号,以便对小鼠进行连续性的观测。心脏收缩功能和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实验数据均由超声成像系统的专用软件作进一步测算分析。3.为了观察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另取80只雄性昆明小鼠,从中随机抽取3只作为正常对照,剩余77只小鼠行CLP术。于术后6个时点(12 h,24 h,36 h,48 h,60 h,168 h)分别各随机取小鼠6只,收集血清。应用Luminex xMAP技术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浓度。结果:1.CLP小鼠在脓毒症死亡高发期每搏输出量(SV)持续降低,但由于心脏收缩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使心输出量(CO)大致保持在正常水平。然而这一代偿能力是有限的,脓毒症小鼠CLP术后60 h出现了CO值明显下降的现象。各时点存活组和死亡组数值比较发现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与脓毒症小鼠死亡有密切关系。基线水平(0 h)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腹主动脉血流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阻力指数(RI)值和搏动指数(PI)值从CLP术后24 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右侧肾动脉的血流量从12 h开始便出现明显的下降,直到60 h仍明显低于正常,其RI值和PI值变化不明显。门静脉血流量12h明显升高,24 h明显下降,其后血流量与0 h未见显著性差异。充血指数(CI)值从12 h即明显升高,其后维持在高于正常的水平。基线值(0 h)以及各时点的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3.本实验中检测的六种细胞因子中,G-CSF在CLP术后24 h、36 h、48 h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并且在高浓度水平波动,浓度升高至约10,000 pg/mL以上,IL-6在CLP术后24 h内出现一个较高的峰形反应,浓度达1,500 pg/mL。其它细胞因子,包括TNF-α, IL-1β, IFN-γ, IL-10的浓度均在100pg/mL以内波动,形成三组明显不同的反应。结论:小鼠在脓毒症时心脏收缩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反应。腹腔各脏器的血流动力学在脓毒症死亡高发期发生了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腹主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并表现出循环阻力普遍升高的趋势,而肾动脉血流量则明显降低。血清中G-CSF浓度在CLP术后明显升高,IL-6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形反应,其它细胞因子的血清浓度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形成三组明显不同的反应。研究这些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阐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