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3-O-葡萄糖酸苷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聚集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其中,Aβ在A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相关信号传导通路而导致神经元突触损伤,而引起神经元细胞凋亡、死亡,最终导致AD。虽然存在针对该假说提出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并未出现能有效治疗AD的药物。此外,这些药物存在一些问题,如:持续时间短、毒副作用大、来源困难及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等。槲皮素-3-O-葡萄糖酸苷(Quercetin-3-O-glucuronide, Q3G),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食品安全性及强大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活性。已有研究表明Q3G可通过抗氧化、抑制Aβ的形成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但Q3G是否通过调控BDNF相关信号通路来改善AD,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本研究以Aβ1-42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于体外构建细胞损伤模型,探究Q3G对Aβ1-42致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从而为AD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与思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本研究以Aβ1-42处理SH-SY5Y细胞于体外构建细胞损伤模型,探究Q3G对Aβ1-42致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方法:
  (1)Aβ1-42对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5、10、20、40及50μM)的Aβ1-42组,并分别干预12h、24h、36h及48h。采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活性,观察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根据细胞活性选择Aβ1-42最适宜的剂量与时间。
  (2)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在确定Aβ的剂量及时间后,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Q3G的剂量。将0、1、2、5、10、20、40及50μg/mL不同剂量的Q3G加入SH-SY5Y细胞中,1h后再添加20μMAβ1-42(实验组)或者0μMAβ1-42(对照组)。各组干预24h后,同样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观察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根据细胞活性选择Q3G最适宜的剂量。
  (3)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将SH-SY5Y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仅添加不完全培养基)、Aβ组(20μMAβ1-42处理SH-SY5Y细胞)、Q3G+Aβ组(10μg/mLQ3G预处理SH-SY5Y细胞1h后,给予20μMAβ1-42)及Q3G组(10μg/mLQ3G处理SH-SY5Y细胞)。各组干预24h后,通过Hoechst33342/PI染色及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观察Q3G对Aβ1-42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1)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Aβ1-42均能导致细胞活性降低,并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与对照组(96.29±0.65%)相比,20μMAβ1-42作用24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79.40±1.5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20μM作为Aβ1-42后续实验的干预剂量,24h作为干预时间。
  (2)CCK-8实验结果显示,Q3G可抑制Aβ1-42诱导的细胞死亡,随着Q3G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也逐渐增高。当Q3G的剂量为1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达到88.16±1.11%,且与Q3G为0μg/mL(78.95±1.6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μg/mL、40μg/mL及50μg/mL浓度的Q3G也能缓解Aβ1-42对SH-SY5Y细胞的毒性作用,但与Q3G为0μ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选10μg/mL为Q3G后续实验的干预剂量。
  (3)Hoechst33342/PI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组出现大量早期及晚期凋亡形态的细胞,Q3G处理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Aβ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明显较对照组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3G+Aβ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较Aβ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3G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较Aβ组也明显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
  结论:Aβ1-42的暴露可使SH-SY5Y细胞受损,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促进细胞凋亡,而Q3G可改善Aβ1-42引起的细胞损伤。
  第二部分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环腺苷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element-binding protein, 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上游关键的蛋白-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PKB)和细胞外调控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的磷酸化水平,探究Q3G对Aβ1-42致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的具体机制。
  方法:
  (1)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将SH-SY5Y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仅添加不完全培养基)、Aβ组(20μMAβ1-42处理SH-SY5Y细胞)、Q3G+Aβ组(10μg/mLQ3G预处理SH-SY5Y细胞1h后,给予20μMAβ1-42)及Q3G组(10μg/mLQ3G处理SH-SY5Y细胞)。各组干预24h后,提取细胞蛋白,采取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WB)检测BDNF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2)抑制剂处理后,Q3G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将SH-SY5Y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Aβ组、Q3G+Aβ组、Q3G组、Q3G+LY294002(特异性PI3K/AKT通路抑制剂)+Aβ组(10μg/mLQ3G预处理SH-SY5Y细胞,30min后加入10μMLY294002抑制剂,再过30min后添加20μMAβ1-42)及Q3G+PD98059(特异性ERK通路抑制剂)+Aβ组(10μg/mLQ3G预处理SH-SY5Y细胞,30min后加入30μMPD98059抑制剂,再过30min后添加20μMAβ1-42)。各组干预24h后,提取细胞蛋白,采取WB检测BDNF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各组细胞BDNF、p-CREB/CREB、p-AKT/AKT和p-ERK/ERK蛋白表达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Aβ组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BDNF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水平(p-CREB/CREB)也相应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游关键蛋白AKT及ERK的磷酸化(p-AKT/AKT及p-ERK1/2/ERK)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相比,Q3G+Aβ组及Q3G组BDNF、p-CREB/CREB、p-AKT/AKT及p-ERK1/2/ERK蛋白的表达水平都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抑制剂对各组细胞BDNF、p-CREB/CREB、p-AKT/AKT和p-ER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Aβ组相比,Q3G+LY294002+Aβ组BDNF、p-CREB/CREB及p-AKT/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Q3G+Aβ组对比,Q3G+LY294002+Aβ组BDNF、p-CREB/CREB及p-AKT/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相比,Q3G+PD98059+Aβ组BDNF、p-CREB/CREB及p-ERK1/2/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Q3G+Aβ组对比,Q3G+PD98059+Aβ组BDNF、p-CREB/CREB及p-ERK1/2/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Aβ1-42能明显下调SH-SY5Y细胞中BDNF、p-CREB/CREB、p-AKT/AKT及p-ERK/ERK蛋白的表达水平,而Q3G能上调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
  (2)Q3G可能通过上调p-AKT/AKT、p-ERK/ERK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促进CREB/BDNF的表达,发挥其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HPV阳性率最低的是J地区5.95%;CIN1+(CIN1及以上病变)患病率前三地区:E(1.02%)、G(0.79%)和D(0.67%),CIN2+(CIN2及以上病变)患病率前三地区:D(0.43%)、G(0.37%)和C(0.33%),CIN3+(CIN3及以上病变)患病率前三地区:D(0.29%)、C(0.24%)和G(0.18%)。E、D、G和C的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病率较高。  (3)3
学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以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点,是导致残疾的最主要关节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既往研究表明软骨和基质损伤引起免疫炎性反应是造成一系列病理损伤的关键环节。NALP3(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 3)炎性体由NAL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接合体(ASC)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三个部分
肺通气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肺功能损害,可用于评价对劳动能力的损伤程度,根据病理改变特征,肺通气功能障碍可分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及阻塞性通气障碍,研究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预防肺功能损害和保护劳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肺功能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体质等自身因素影响,并与环境因素有关。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重要
目的:既往研究主要关注典型污染区儿童和成人暴露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认为膳食是人群暴露重金属的主要途径。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居民面临现代物流供应的冲击和当地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双重影响,生活方式发生极大改变,当地儿童重(类)金属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值得我们关注。  方法:本研究开展了幼儿园3-4岁和小学10-13岁儿童多途径暴露重(类)金属研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在获取儿童问卷信息的基础上,采集幼儿园、学校及儿
学位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所有环境毒物中占比很大的一类物质。环境中的PAHs来源广泛,如森林火灾、车辆尾气的排放、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的燃烧均可以向周围环境中排放PAHs。机体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饮食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接触环境中的PAHs。毒理学证据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AHs暴露与肺功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男性精液质量下
学位
第一部分社区老年人群尿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浓度与影响因素  目的:以老年人群尿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的含量评估其烟草和/或环境烟草烟雾暴露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尿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浓度的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是基于深圳市老年相关疾病队列(Shenzhen Aging Related Disorder Cohort)的基线人群。该基线人群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深圳
学位
背景:胎儿在子宫内暴露于多种化学物质,先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孕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有毒金属(如镉、砷、铅)与不良出生结局有关,但目前对必需微量元素与出生体重和孕周的研究资料仍然有限。由于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单暴露模型评价金属暴露与出生体重和孕周的关联,而不能反映多种金属同时暴露对出生体重和孕周的影响。此外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描述的是暴露变量与结局变量平均值的关系,却不能反映生长发育迟缓
学位
第一部分金属复合暴露水平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属复合暴露水平与糖尿病风险的关联性。  方法:研究对象基于深圳市老年相关疾病队列(Shenzhen Aging Related Disorder Cohort)的基线人群(n=9411,≥60岁),该基线人群完成了健康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当剔除本研究中涉及变量信息缺失者〔包括教育水平(n=90)、主动吸烟(n=48)、被动吸烟(n=3
目的:评估武汉市18-30月龄儿童智力及运动发育现状,探讨影响儿童智力及运动发育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促进和改善儿童认知发育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和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常规体检和疫苗接种的295名18-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儿童智力及运动发育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随后采用贝利婴幼
学位
目的: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水及食物为人体锶的主要来源,现有研究表明,锶为人体骨代谢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其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锶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血浆钙锶稳态与T2DM、IGR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