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同体视角下《到灯塔去》的汉译研究——以瞿世镜和马爱农两个译本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转向”发生之后,翻译研究已经慢慢变成了和别的理论相融合起来。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女性主义译者为了突显女性地位而倡导的操纵、重写以及“劫持”等翻译策略,违背了翻译的基本原则,有重新建构二元对立的嫌疑。因此,一些女性主义翻译者提出把双性同体理论引入到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化解这种二元对立。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共存一体的客观状态原是双性同体理论的核心。该理论在进入女性主义翻译后,变成了更为强调译者的主观性,即译者应该具备性别意识,主动地变换性别视角,能够从性别他/她者角度来解读原作以及进行翻译。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的双性同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到灯塔去》的两个不同性别译者的中译本:瞿世镜(男)译本和马爱农(女)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外貌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对话、字词、句法七个层面,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这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译者是否具有双性同体视角对译文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这两位不同性别的译者都能从性别他/她者的角度理解和翻译原作,并指出译者在双性同体视角下进行翻译能够更忠实于原文。这一论证对于还原译者和作者、译本和原文、以及男性和女性的新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译者在翻译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作品中的性别意识有着指导价值。双性同体视角是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为女性主义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研究回顾。主要讨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双性同体理论的研究状况,《到灯塔去》的中译本状况、《到灯塔去》的翻译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综述。主要回顾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缺陷、双性同体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的双性同体理论。第四章为研究对象介绍和文本分析。先是对《到灯塔去》和两位译者的简介,然后从外貌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对话、字词、句法七个层面,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这两个方面出发,比较研究了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具有双性同体视角,以及双性同体视角对译文的影响。第五章是总结部分。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发现、论文的局限性、对以后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大城立裕是第一个斩获芥川奖的琉球(日本称冲绳)作家,其作品多表现生活在与日本复杂关系下的琉球与琉球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小说琉球处分》是大城立裕以近代日本将琉球
语用失误是交际中的障碍,对中学生语用失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减少英语交际中的误会和冲突,增强与英语语言国家人士的友谊。语用失误(Thomas,1983)包括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