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爆破冲击波对四大家鱼的损伤及防护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上游航道多属山区河流,碍航礁石浅滩分布较多,随着长江经济和航运发展对航道维护尺度要求的提高,需要通过爆破清礁的方式进行航道整治以实现航道的安全通航能力。然而爆破清礁会对工程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其产生的冲击波对四大家鱼的损伤作用极为显著。因此,开展水下爆破冲击波的传递规律研究,明确冲击波对鱼类的损伤效果和四大家鱼的临界安全压力,针对性提出冲击波作用下的四大家鱼安全防护方案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前内河航道的水下爆破冲击波传递规律研究和冲击波压力对四大家鱼的损伤及防护研究方面尚无系统完整的研究结果。鉴于此,本文基于现场监测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水下爆破冲击波传递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揭示四大家鱼损伤程度及特性,明确四大家鱼所能承受的冲击波安全临界压力值,提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生态防护方案及论证。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1)依托砖灶子水下爆破清礁工程、玄坛庙及鸡翅膀炸礁工程、三峡泄水箱涵水下爆破开挖工程、黄草峡炸礁工程、重庆市果园港重大件码头工程大件泊位港池开挖工程等五个水下爆破清礁工程,对水下爆破冲击波峰值压力进行现场监测实验,开展冲击波峰值压力传递规律研究。本研究共进行了40次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现场监测实验,共得到80组不同爆源距(8~400米)、炸药量(6~234kg)、炮孔数(1~12个)及水深(6.2~22.0米)的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峰值压力数据。结果表明,水下爆破冲击波峰值压力极大,可以达到106Pa以上;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压力为瞬间压力,从产生到结束在20ms内完成。通过监测数据拟合得到冲击波压力随时间衰减的理论公式和冲击波在水体中的峰值压力经验公式,拟合系数R2分别为0.87、0.85,表明拟合公式可较为准确的反应冲击波峰值压力随距离及药量的传递规律。
  (2)在现场监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礁石、封堵物、炸药、水体以及空气等因素的状态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对对水下钻孔冲击波峰值压力传递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爆破冲击波以爆炸中心为原点呈球状形式向四周水体扩散;冲击波到达水面时发生反射,产生明显的削弱作用。冲击波传递规律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单孔爆破,双孔、三孔、四孔爆破可以将冲击波压力分别衰减10%~50%、50%~60%、60%~80%,表明炸药量一定,炮孔数量越多,冲击波峰值压力越小;爆破水深为5m的冲击波峰值压力比爆破水深为16m的冲击波峰值压力平均减少了37.3%、50.5%、60.1%和68.5%,表明爆破水深越小,冲击波峰值压力衰减越快;流速对冲击波传递影响可忽略。
  (3)基于现场水下爆破冲击波压力作用下的四大家鱼损伤观测实验,对四大家鱼受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损伤特征及其安全临界压力进行判定,结果表明,10-15cm的青鱼和草鱼在7.06×105Pa的冲击波峰值压力作用下基本死亡;10-15cm的鲢鱼和鳙鱼在7.06×105Pa的冲击波峰值压力作用下50%死亡;15~30cm的鲢鱼幼鱼在20.00×105Pa的爆破冲击波峰值压力峰值压力作用下受损严重,死亡率超过60%;水下爆破冲击波作用下四大家鱼的主要受损器官为脑部神经、鱼鳔和肝脏,其余受损较严重的器官有胆囊、脾脏、肠道、体腔、眼睛等,损伤程度随鱼类体长的增加而减弱;鲢鱼和鳙鱼的压力承受能力相对于青鱼和草鱼略强;四大家鱼中5~30cm幼鱼的安全临界压力约为0.14×105Pa,30cm以上成鱼的安全临界压力约为0.75×105Pa。
  (4)通过作用机理分析,阐明水下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可以提升爆破效果,提高施工效率,控制爆破冲击波的初始峰值压力;通过现场监测实验结果对比,明确气泡帷幕技术一般可将冲击波在传递过程中削减90%以上;通过鱼类安全临界压力、冲击波传递规律经验公式及各滩险附近的鱼群位置对工程各滩险处的生态防护方案进行论证,结果表明:佛面滩爆破清礁区的工程设计符合四大家鱼生态安全要求;头外梁、大渡口、大梁、菜籽梁、和尚滩爆破清礁区域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在鱼群活动区域与爆破区域中间加装气泡帷幕,以保证附近鱼群不受到爆破冲击波损伤;老虎梁爆破清礁区域在工程方案设计时应同时采用水下微差钻孔爆破技术与气泡帷幕技术,以保证附近鱼群不受到爆破冲击波损伤。
其他文献
内河航运作为综合运输系统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河航运具有效率高、费用低、能耗小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运输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运输市场空前繁荣,内河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内河的溢油污染风险。长江航道是我国重要的水运物资通道,在三峡库区尤其是变动回水段危化品港口码头数量的增加使危化品船舶和油轮数量随之增长
学位
长江上游朝涪段开展3.5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后,航道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广阳坝河段福平背仍长期存在大尺度立轴漩涡现象,严重威胁上下行船舶的航行安全。本文通过物理模型实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广阳坝段福平背大尺度立轴漩涡的演化特性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阐述其形成机理与运动过程,并通过工程措施削弱其影响。本文主要成果如下:  (1)提出了基于H-S光流法的流场观测算法,结合物理模型,对广阳坝福平背段立轴漩涡形
学位
土质心墙堆石坝因其良好的变形协调能力被广泛运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但其裂缝问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众多研究表明,堆石坝黏土心墙常处于压剪应力状态,因此揭示压实黏土的压剪断裂机制对解决心墙裂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裂缝倾角、无量纲裂缝长度和试样尺寸等对压实黏土压剪断裂性状的影响,揭示了压实黏土的压剪-张拉断裂破坏机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通
学位
由于长江河道中砂石料被过度开采,河床地形遭到严重破坏,采砂坑附近水流流态紊乱,对河床演变以及船舶航行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目前对于采砂坑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对采砂河道演变的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较少有针对采砂坑局部水流运动特性和泥沙淤积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采砂坑内的水流特性与淤积分布情况,可为采砂坑河段演变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针对矩形采砂坑水流结构特性以及泥沙淤积形
学位
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以下简称AAR)是一种混凝土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反应,AAR能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降低RC结构力学性能。目前关于碱骨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劣化机理层面,尚未在结构层次考虑钢筋对混凝土碱骨料损伤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针对钢筋和混凝土粘结性能在碱骨料反应下的弱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  本论文考虑了钢筋尺寸、配箍率、AAR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钢筋
目前国内关于约束条件下圆管冲击射流的研究主要偏向于传热、噪声性质,关于流动特性的研究尚不全面。为了提高对多重关键控制因子影响下半封闭淹没圆管冲击射流流动机理的认识,本文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恒定多孔紊动射流试验装置,同时借助PIV高速粒子测速仪进行试验,统计分析半封闭淹没圆管冲击射流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时均特性与紊动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射流的物质扩散和能量耗散作铺垫,并为工程应用提供机理解释与水力结
长叶碛滩位于长叶碛水道,长江上游航道里程632km,果园港上游2km处长江右岸,为一弯曲河段凸岸卵石大边滩,低水位期航道弯、浅、窄,是川江著名浅滩。长叶碛上段左岸水葬为川江著名枯水期浅滩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后航道情况有所改善,右岸长叶碛边滩阻挡上游来水,在碛翅处形成剪刀水、斜流等不良流态。总体来看,该水道的治理难度较大,是长江上游航道等级提升的重点整治水道。因此,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详细研究长叶碛河段的
学位
框架码头因能够充分适应内河大水位差、大流速的复杂水文环境,在内河码头建设中已被广泛采用。库区填方框架码头桩基面临后方岸坡陡、填方岸坡土体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且在船舶撞击力与系缆力的长期往复作用下,桩周土体受到桩的反复挤压作用,引发填方岸坡土体发生循环软化及变形累积等问题,进而影响码头结构的承载特性。为了探明库区填方框架码头结构在船舶撞击力与系缆力长期往复作用下的承载特性,本文结合某实际库区填方框架码
学位
架空直立式高桩码头具有适应大水位变幅、泊稳条件好、装卸效率高等优点,是三峡库区典型的码头结构型式。在码头运营过程中,易受到土体滑移、地基不均匀沉降、不规范靠泊、超限堆载等不利因素影响,从而引起码头结构损伤甚至造成码头整体倾覆。现有码头结构健康监测手段主要集中于码头结构损伤后的识别与定位,尚无法对损伤不良诱因作用进行前期预警与溯源。  在重庆市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内河框架直立式码头结构安全长期智能监测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涪陵至丰都河段的通航条件逐年改善、船舶通过量不断增长,船舶大型化显著,船舶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对流域生态系统、水生态环境敏感地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现场测量及数值模拟,在分析不同船舶水下噪声特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不同船型、不同吨位船舶的水下噪声特性,以及船舶航速和吨位对声压及能量占比的影响,从而对长江上游典型常见船舶水下噪声有一个总体性认识。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