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发病率较高且会导致较差预后的并发症,本研究基于BOLD信号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RI,r-BOLD-fMRI),分析对比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神经机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线索,为临床及时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西南医大附属中医医院接受专业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名;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评估患者睡眠情况,依据SDRS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和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其中SDP组患者26例,年龄均值58.0+6.8岁,年龄区间43~70岁;NSDP组患者19例,年龄均值58.1+9.2岁,年龄区间34~68岁。剔除任意方向上头动>1.0mm或>1.0degree的被试数据后,最终剩下39例,其中睡眠障碍患者21例,年龄均值57+7.0岁,年龄区间43~70岁;无睡眠障碍患者18例,年龄均值58.3+9.4岁,年龄区间34~68岁;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le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le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对SDP组患者进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评分;获得每个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严重程度及情绪方面的可量化指标。
全部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资料都通过同一台西门子3.0T磁共振进行采集。采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法(RegionalHomogeneity,ReHo),通过计算同一时间序列中某一体素与相邻体素间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波动的一致性,来评估神经元活动的特征表现。另外,采用种子相关分析法(Seed-based Correlation Analysis,SCA),以ReHo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异常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该区域的BOLD信号,计算与时间序列中全脑其他体素的BOLD信号的短暂相关性,从而创建功能连接图。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ReHo差异,P<0.01视为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Alphasim进行多重矫正,获得有明显差异性的脑区。提取差异脑区的ReHo参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受试者ISI、ESS、SAS及SDS量表评分值与ReHo参数值的相关性;另外,分析受试者NIHSS评分值与SDRS量表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S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及发病数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患者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以及病灶多发者明显多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两组患者全脑局部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相比,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在静息状态下左侧额下回(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LIFG)及左侧颞中回(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LMTG)局部一致性降低;两组患者,均分别以LIFG和LMTG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体素的功能连接无统计学差异(P>0.01)。SDP组患者ISI量表评分值与左侧额下回ReHo值(r=-0.773,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负相关SDP组患者ESS量表评分值与NIHSS量表评分(r=0.905,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正相关;两组患者SAS量表评分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r=-0.889,P<0.05),SDS量表评分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r=-0.910,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SAS及SDS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呈负相关;两组病人NIHSS评分与SDRS量表评分(r=0.290,P=0.073)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部位以及病灶数量,可能是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一大影响因素。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相比,静息状态下存在功能活动异常脑区,并且其情绪方面的改变与该脑区的异常活动存在相关性,可为急性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或情绪异常神经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功能影像学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西南医大附属中医医院接受专业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名;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评估患者睡眠情况,依据SDRS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和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其中SDP组患者26例,年龄均值58.0+6.8岁,年龄区间43~70岁;NSDP组患者19例,年龄均值58.1+9.2岁,年龄区间34~68岁。剔除任意方向上头动>1.0mm或>1.0degree的被试数据后,最终剩下39例,其中睡眠障碍患者21例,年龄均值57+7.0岁,年龄区间43~70岁;无睡眠障碍患者18例,年龄均值58.3+9.4岁,年龄区间34~68岁;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le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le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对SDP组患者进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评分;获得每个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严重程度及情绪方面的可量化指标。
全部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资料都通过同一台西门子3.0T磁共振进行采集。采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法(RegionalHomogeneity,ReHo),通过计算同一时间序列中某一体素与相邻体素间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波动的一致性,来评估神经元活动的特征表现。另外,采用种子相关分析法(Seed-based Correlation Analysis,SCA),以ReHo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异常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该区域的BOLD信号,计算与时间序列中全脑其他体素的BOLD信号的短暂相关性,从而创建功能连接图。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ReHo差异,P<0.01视为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Alphasim进行多重矫正,获得有明显差异性的脑区。提取差异脑区的ReHo参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受试者ISI、ESS、SAS及SDS量表评分值与ReHo参数值的相关性;另外,分析受试者NIHSS评分值与SDRS量表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S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部位及发病数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患者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以及病灶多发者明显多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两组患者全脑局部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组(NSDP组)相比,卒中后睡眠障碍组(SDP组)在静息状态下左侧额下回(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LIFG)及左侧颞中回(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LMTG)局部一致性降低;两组患者,均分别以LIFG和LMTG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体素的功能连接无统计学差异(P>0.01)。SDP组患者ISI量表评分值与左侧额下回ReHo值(r=-0.773,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负相关SDP组患者ESS量表评分值与NIHSS量表评分(r=0.905,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正相关;两组患者SAS量表评分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r=-0.889,P<0.05),SDS量表评分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r=-0.910,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SAS及SDS与左侧颞中回ReHo值呈负相关;两组病人NIHSS评分与SDRS量表评分(r=0.290,P=0.073)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部位以及病灶数量,可能是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一大影响因素。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与卒中后无睡眠障碍相比,静息状态下存在功能活动异常脑区,并且其情绪方面的改变与该脑区的异常活动存在相关性,可为急性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或情绪异常神经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功能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