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盟与中国是近邻,东盟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日益增强的政治、经济实力使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研究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其发展历程;第三章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结构性演变;第四章研究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结构性变化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关系和区域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第五章提出增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效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往来蓬勃发展,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边日益紧密的贸易、投资合作逐渐外溢至金融、互联互通、旅游甚至是政治、安全等领域,中国与东盟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结构性演变对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关系以及地缘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关系而言,本文根据东盟各国国情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结构演变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所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维护南海地区稳定的同时也使得东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其二,提升了东盟的国际地位;其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其四,有助于我国和平崛起;其五,增强了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其六,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虽然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但是双边关系却呈现“政冷经热”的趋势,这显然不利于双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而影响我国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而近些年,美、日等域外大国又纷纷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东南亚地区,东盟成其遏制中国崛起的前沿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结构性演变及其外溢效应,以及对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提升我国和东盟经济合作的外溢效应,改善大周边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