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可西里位于我国青、新、藏交界处,是藏羚羊的栖息地。那里气候恶劣,高原缺氧,人类难以在该地区长期生存。在二十世纪末,本是人迹罕至的“人类生命禁区”,采金者和盗猎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大批量的涌入可可西里,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并且藏羚羊从百万只急剧下降到不足十万只。有破坏就有保护,于是就有了巡山队员、志愿者,就有了反映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对关于可可西里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包含对成书原因的推测以及文本赏析。关于成书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进行了探讨,总结出“悲愤情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母亲”的“孩子”,看到自然被践踏、蹂躏,作为“孩子”的我们当然有愤怒不平之感。这种愤怒在胸中积累、堆压,久而久之胸中堆塞不下时,总要找到出口,就是写作,对这种残暴的屠杀进行批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按照惯常的文体分类方法,分为了小说、散文、剧本、诗歌四个部分。并且在小说、剧本部分分析了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自然痛下毒手,淘金者和盗猎者为什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在可可西里干着违法的勾当。这部分主要参考了“需求层次理论”和保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人的生存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递增的,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们必然要追逐更加美满的生活,我们生活的一切资源都来自于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势必要向自然伸手,向自然索取本无对错,可超过一定限度就对自然造成了破坏。并且,我们生活在“消费社会”中,除去普通的满足基本生活的消费外,我们还消费一种商品的符号,这种“符号”消费的根本目的就是区别品位、地位、身份。“符号性”产品并不仅是商标,还有由珍惜动物的肢体、皮毛制成的装饰品,这就促使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非法捕猎,将动物肢体或是皮毛制成商品出售。正是笼罩在人们头上的“消费社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危机和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末一章倡导摆脱人们心中过多的欲望,构建和谐世界,在一种和平宁静的状态下,能更好的构建生态社会。这些作品对盗猎者批判,对保护者赞扬,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将这种生态意识普遍传播后,让人们携手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