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其本身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具有明显优于本体材料的性能。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均匀沉淀法以及微乳液法反应的原理,并采用白云石均匀沉淀法以及反相微乳液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镁晶体。本文直接以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白云石矿为镁源,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镁晶体,并且用正交试验等研究了制备粒径小、分散程度好的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最佳条件。用原子吸收(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用量、沉淀剂种类、溶剂等对纳米氧化镁粒径的影响,并应用相关理论对各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机理探讨。这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化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淀粉为分散剂,用量为45%(质量百分含量),以尿素为沉淀剂,在70℃下超声波20分钟,然后沉淀离心洗涤,真空常温干燥,灼烧。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晶体粒子分布均匀,结晶度高,纳米颗粒粒径为12.5纳米,且粒子产率达到86%。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不仅可以实现粒径可控,而且可以实现形貌可控,它已成为合成纳米颗粒的一种有效方法,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通过反相微乳液制备纳米MgO的文献很少。本工作采用反相胶团作为微反应器,使溶解在水核内的试剂在水核内发生反应,并研究了不同水相/表面活性剂质量比(w0),煅烧温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对制备MgO纳米粒子的影响,表征了粒子的结构,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正丁醇/正庚烷/水溶液形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合成了MgO纳米粒子。对前驱体进行热重分析(TGA),确定了合适的煅烧温度为600℃。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w0)对纳米氧化镁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反应温度等关键因素对产物粒子尺寸形貌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了Mg0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控制w0为15,煅烧温度为600℃,反应物浓度为0.05mol/L,陈化时间为15小时且反应温度在30℃时可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MgO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