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心房颤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分析房颤对CRT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首次CRT植入的2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定义随访终点为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对CRT植入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作用。结果:基线数据表明,42例(16.3%)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房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比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血尿酸、大内皮素、超声左房直径、胺碘酮使用比例与非房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死亡33例(12.8%),心脏移植5例(1.9%),心衰再住院72例(27.9%)。生存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心衰再入院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χ2=6.651,P=0.010),全因死亡率与无房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χ2=0.528,P=0.468)。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LBBB、血肌酐、大内皮素、左房大小为心衰再住院可疑危险因素;血肌酐、大内皮素、左房大小为全因死亡可疑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不是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左房大小(HR=1.041,95%CI:1.007-1.075,P=0.018)是心衰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大小(HR=1.045,95%CI:1.001-1.091,P=0.048)和血肌酐(HR=1.008,95%CI:1.001-1.015,P=0.03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率增加,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房颤是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力衰竭(心衰)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次接受CRT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HDL-C水平分为正常HDL-C组(≥1.0mmol/L)和低HDL-C血症组(<1.0mmol/L)。定义随访终点为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DL-C对CRT植入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作用。结果:基线数据表明,168例(47.1%)患者为低HDL-C血症,低HDL-C血症组患者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螺内酯使用比例较低,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超声左心房大小、洋地黄使用比例较高。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心衰再住院103例(28.9%),死亡(不含心脏移植)46例(12.9%),心脏移植6例(1.7%)。生存分析显示低HDL-C血症组患者心衰再住院率(log-rank检验,χ2=7.822,P=0.005)和全因死亡率(log-rank 检验,χ2=16.817,P=0.000)显著高于正常组。Cox分析显示:低HDL-C血症是心衰再住院[HR=0.407,95%可信区间(CI):0.178-0.933,P=0.096]和全因死亡[HR=0.256,95%(CI):0.076-0.865,P=0.02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HDL-C血症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增加,HDL-C是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小型猪二尖瓣反流致心力衰竭模型构建及心肌硫化氢体系变化的研究目的:构建小型猪二尖瓣反流模型,探究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硫化氢(H2S)体系的变化。方法: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二尖瓣反流组(n=6),采用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二尖瓣腱索拉伤造成二尖瓣反流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6个月后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在体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学方法评价动物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心脏重构分子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和H2S合成酶体系中胱硫醚-β-合成酶(CBS)、胱硫醚-γ-裂解酶(CSE)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二尖瓣反流组动物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明显增加[(10.50±0.99)mlvs(18.50±2.88)ml,P<0.05;(42.33±2.04)ml vs(87.50±12.12)ml,P<0.01],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117.70±5.49)mmHgvs(86.66±5.60)mmHg,P<0.01],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75.33±1.87)%vs(78.67±1.87)%,P>0.05];病理学可见二尖瓣反流组动物二尖瓣后瓣腱索断裂,瓣叶卷曲增厚,边缘有赘生物增生,石蜡切片染色可见左心室心肌细胞损伤、心肌间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二尖瓣反流组血浆H2S水平明显降低[(37.87±3.55)μmol/L vs(27.48±2.78)μmol/L,P=0.044];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456.70±40.79)μg/Lvs(2132.00±212.30)μg/L,P<0.001];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二尖瓣反流组心肌组织与心脏重构相关的CollagenⅠ、Collagen Ⅲ水平明显上调,H2S合成相关的酶CSE、CBS明显下调。结论:H2S合成体系下调可能参与二尖瓣反流造成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