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能机理,为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本课题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妇科门诊,确诊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成分:三七、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芎、木香、小茴香、冰片)每次4粒,每日三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药,至月经第3天停药。治疗组:取穴:双侧腰夹脊穴(腰椎3~5棘突下旁开0.5寸)、肝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操作方法:患者俯卧,在上述穴位处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得气后,针柄上插2cm艾条点燃,剪取约2.5cmx2.5cm薄纸板,轻轻放在燃烧艾条下方的皮肤上,防止艾灰散落烫伤,待艾条燃尽,留针30分钟。疗程:月经前3天治疗,每日一次,直至疼痛消失,每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周期。治疗前和每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分级及评分状况以判断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痛经程度分级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经过第一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痛经程度明显改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第二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痛经程度显著改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痛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第三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痛经程度显著改善,具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痛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痛经患者的症状,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