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的大部分为女性,而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有很多种,作为孩子的母亲,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作为妻子,需要照顾家庭,作为女儿,需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还有作为幼儿教师,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教育职责,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是其他教师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再加上女性角色特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健康的身心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很是欠缺,社会关注度不高,纵观这几年所曝光的幼儿教师恶劣影响事件,大部分都集中于城市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所以自然就成了舆论的关注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农村幼儿园自身的发展问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许多问题还没来得及得到重视与研究。鉴于以上的情况,笔者最后就把在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集中于农村这个广阔的领域,希冀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为维护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增砖添瓦。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以湖北省某市农村为例,目的在于研究该市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原因最后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主要是以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访谈提纲对被试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对收集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该市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普通成人水平较好,且对比农村中小学幼儿教师及城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均好于前两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较高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及从不同维度出发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等。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幼儿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农村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度不是很高,另外,还有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特点及农村幼儿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从不同维度出发来研究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结果发现存在差异并显示出其自身特点,其原因也是与幼儿教育这一特定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了以下三条对策建议,一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二是构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三是树立科学的精神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