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占地面积大且处理处置困难,成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一大难题。污泥脱水预调理作为减小剩余污泥体积的关键环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开始将高级氧化法应用于污泥脱水预调理中。考虑到Fe(Ⅵ)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还原生成的Fe(Ⅲ)产物能够发挥混凝作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污泥脱水预调理体系,但是在后续实验中发现单独Fe(Ⅵ)调理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又向体系中加入了同为铁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16081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占地面积大且处理处置困难,成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一大难题。污泥脱水预调理作为减小剩余污泥体积的关键环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开始将高级氧化法应用于污泥脱水预调理中。考虑到Fe(Ⅵ)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还原生成的Fe(Ⅲ)产物能够发挥混凝作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污泥脱水预调理体系,但是在后续实验中发现单独Fe(Ⅵ)调理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又向体系中加入了同为铁系物质的Fe(Ⅲ)混凝剂,因此本文就Fe(Ⅵ)/Fe(Ⅲ)氧化体系对污泥脱水效能的影响展开了探究,以期对实际工程中的污泥脱水预调理过程提供支持和参考。先就Fe(Ⅵ)/Fe(Ⅲ)体系应用于污泥脱水预调理的基本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p H值、Fe(Ⅵ)/Fe(Ⅲ)投量系列条件。探究发现Fe(Ⅵ)/Fe(Ⅲ)强化污泥脱水效能的最适p H值为3,Fe(Ⅵ)/Fe(Ⅲ)的最适投量均为12mg/g SS,此时SRF为2.85×1010s~2/g,CST为18.1s,与原污泥相比分别下降了70%和48%,Fe(Ⅵ)/Fe(Ⅲ)氧化体系对污泥脱水效能有着较好的改善作用。接下来就氧化和混凝过程是同时进行还是先氧化之后再混凝对污泥脱水效能的改善作用更大展开了探究。设置了Fe(Ⅲ)在Fe(Ⅵ)投加反应0、5、15、30、60min后再投加五个组别,并对污泥脱水效能、理化性质、生化性质进行了考察。实验发现Fe(Ⅲ)在Fe(Ⅵ)投加反应后5min再投加时污泥的脱水效能最好,此时SRF和CST分别为2.56×1010s~2/g和16.2s,与原污泥相比分别下降了72.3%和53.8%。间隔5min投加时污泥的Zeta电位最接近零,污泥絮体的粒径相对更大,同时SMP和EPS中蛋白质、多糖、TOC的含量均为最低。Fe(Ⅵ)/Fe(Ⅲ)氧化体系对蛋白质中的N-H键和多糖中的O-H键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3转螺旋结构占比有较大程度下降,反平行β折叠结构占比上升,EPS的持水能力减弱。通过对Fe(Ⅵ)/Fe(Ⅲ)投加的时间间隔对体系氧化性影响的探究发现,Fe(Ⅲ)对Fe(Ⅵ)有较强的催化活化作用,能够加快对EPS的氧化速率,也能够使Fe(Ⅵ)的自衰变反应速率同步增加,从Fe(Ⅵ)/Fe(Ⅲ)氧化PMSO的反应中可以发现,Fe(Ⅲ)能够加快具有高反应活性的中间价态Fe(Ⅳ)和Fe(Ⅴ)的生成速率,从而使体系的氧化性提高。Fe(Ⅵ)/Fe(Ⅲ)间隔5min投加时体系氧化性的增强要大于间隔0min投加,这也说明Fe(Ⅲ)催化活化Fe(Ⅵ)的最佳比例要大于1:1,从而推断出在Fe(Ⅵ)/Fe(Ⅲ)体系中Fe(Ⅳ)是起主要作用的中间价态铁。最后对Fe(Ⅵ)还原生成的Fe(Ⅲ)产物和外加的Fe(Ⅲ)混凝剂对污泥的混凝作用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发现Fe(Ⅵ)的还原产物Fe(Ⅲ)的混凝作用要弱于外加的Fe(Ⅲ)混凝剂。这是因为Fe(Ⅵ)还原生成的Fe(Ⅲ)以Fe2O3和Fe OOH的形式存在,而外加的Fe(Ⅲ)混凝剂只有Fe OOH一种存在形式[49],同时前者高度分散、粒径更小,呈纳米级别的颗粒[50]。本文研究了Fe(Ⅵ)/Fe(Ⅲ)氧化体系强化污泥脱水效能的最适p H、投量、投加间隔时间系列操作条件,并就投加间隔时间对体系氧化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还对Fe(Ⅵ)还原产物Fe(Ⅲ)和外加Fe(Ⅲ)混凝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并明确了Fe(Ⅵ)/Fe(Ⅲ)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Fe(Ⅵ)/Fe(Ⅲ)在污泥脱水预调理中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1986年斯波伯(Dan Sperber)和威尔逊(Deirdre Wilson)于《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关联理论,其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之一,阐述了“人类交际的内在机制”。幽默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还有助于培养传受双方形成乐观积极的处事原则。网络视频主持人节目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催生的新型节目形态,其创作空间的广阔性也可以通过对于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氢气和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引起了广泛关注。利用剩余污泥发酵制氢,并以剩余污泥发酵液培养微藻,不仅可以收获微藻油脂,还能实现生物质能的回收。因此,本研究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同时利用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强化剩余污泥发酵产氢效能,并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产油微藻的培养基质,以回收资源、产生清洁能源。结果表明,热处理(100℃,30 min)能最大程度地抑制产甲烷菌群的活性。向热
提升流域生态环境的质量是迈向生态振兴的重要一程,松花江流域地幅辽阔,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得天独厚,工农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引入的超量氮素已成为胁制松花江水体生态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因此定量剖析松花江流域长时间尺度的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Input,NANI)及其输入特征变化,解析氮素来源,有利于从根源上控制氮污染。本文以人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的增强,污水不再局限于达标排放,而是需要满足中水回用和生态补水的需求。污水的再生与回用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能减轻下游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人工湿地是一种“绿色”并且亲近自然的处理技术,具有建设成本低、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等优点。然而,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对营养元素(氮、磷)没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不能充分发挥基质填料的功能。此外,污水厂二
反渗透浓水具有高COD、高盐、低可生化性的特征,其中的有机膦阻垢剂每年使用量巨大,在加剧水体污染的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风险。传统的生物法和物化法对此种药剂降解效率差,难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有效去除。采用铱钌电极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膦阻垢剂颇具优势,但其阳极材料的性能仍然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制备了改性铱钌电极,对反渗透浓水中典型的有机膦阻垢剂1-羟基乙叉-1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与展览事业的蓬勃发展,策展行业也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上海作为博物馆事业的先行者,在2014年便推出了“首届上海市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以依托上海的国际影响力,为青年策展人、艺术家们创造一个优良的交流平台。然而,策展相关的理论大多集中于当代艺术领域,在实践层面,传统艺术品展览的策划往往由博物馆内部展览人员完成,在其内容策划与形式设计方面也透
华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无锡地区著名的望族,历史悠久,代不乏人。高攀龙在为华氏谱牒作序时提及华氏家族的繁荣昌盛、相望不绝在于华氏族人世代坚持“一贯之教”。近六百年的时间里家族历经了明清易代、晚清西方文明的冲击等社会巨变,其长时段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基于血缘生殖繁衍的过程,更是在此基础上族人有意识加入一系列行为、一以贯之的教化过程。首先,本文参考明清时期《华氏宗谱》、《华氏传芳集》等华氏家乘,将其教化沿革划
城市供水管网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在运营中具有维护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对供水管网进行有效管理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水资源,有助于促进供水行业良性循环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合理的供水管网评价体系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在现有的供水管网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中,供水管网的指标集和评价方法得到了充实,但是主流评价体系主要运用定权重方法,对指标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大众获取和理解信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可视化作为一门关于信息表达的学科,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视觉表现形式。目前国内对于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仍然集中于计算机科学、测绘学、图书情报学等传统学科领域,而国外学者已针对当前信息过载等问题,提出信息可视化正在从“为专业交流”(by experts,for experts)转向“为大众服务”(for the people),并就此展开关于
陶瓷膜过滤是水体净化和回用的领先技术之一,但膜污染是陶瓷膜应用领域的关键限制因素。通过在陶瓷膜上修饰金属氧化物可以赋予陶瓷膜催化活性,有助于耦合原位氧化过程来强化膜滤抗污染性能。过氧乙酸具备氧化效率高和易于活化的特点,与陶瓷膜集成用于控制膜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课题合成了Fe OCl改性陶瓷膜(Fe OCl-CM)并耦合过氧乙酸(PAA)氧化过程构建了PAA/Fe OCl-CM催化过滤体系,以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