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复制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分阶段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肉眼观Brittberg分级、病理切片Mankin评分、膝关节X线片及血清TNF-α、MMP-13的ELISA检测情况,进一步探索独活寄生汤防治膝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10只,实验组50只,通过碘乙酸药物诱导法造模,2周后造模成功,随机选5只行膝关节X线侧位片,采血后处死,肉眼观察右膝关节软骨表面情况,并制作病理切片。将其余45只分为模型组15只、西药组10只、中药中剂量组10只、中药高剂量组10只,中药组予独活寄生汤灌胃治疗,西药组予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模型组分别于第2周、4周时各处死5只,8周后全部处死。每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1~2次并记录,处死前行膝关节X线侧位片,采血前禁食12 h,在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在体肉眼观察各组动物关节软骨表面情况,制作病理切片,采用骨性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Mankin评分标准,评价各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结果1.一般情况:空白组较活泼,毛发光泽,关节无肿胀,能正常活动及饮食;模型组精神倦怠少动,毛发欠光泽,脱毛明显,进食少,关节局部肿胀,有明显舔舐和跛行表现,且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加重。中药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上述表现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右膝关节X线检查结果示:空白组膝关节间隙均匀一致,关节面平整,股骨内髁、胫骨平台关节面轮廓清晰;模型组膝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不光整,软骨面有破坏、缺损,有骨赘形成,且随病程进展,破坏程度逐渐加重,各阶段评分比较,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8周组相比,西药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关节软骨在体肉眼观察:空白组关节面光滑,色泽鲜红,模型2周组大鼠关节软骨表面明显失去光泽,多呈灰黄色,表面粗糙,且部分有小裂纹形成,4周组关节表面不规则,软骨缺损达中层,关节囊、滑膜有不同程度增厚,8周组关节面缺损,甚至有溃疡面,软骨缺损达深层,有关节积液形成。按Brittberg分级标准评分,评分逐渐上升,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中、高剂量组、西药组较模型8周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评分均降低,疗效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疗效差异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及Mankin评分结果显示:表现出膝骨关节炎早、中期病理改变。与造模第2周相比,第4、8周评分显著升高,软骨退变进一步加重,各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第8周,中药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评分均显著降低,疗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较中药中剂量组相比,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疗效差异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TNF-α、MMP-13指标各组之间比较:随着造模周期的延长,与空白组相比,模型2、4、8周组血清中TNF-α、MMP-13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药物治疗后,不同剂量独活寄生汤组及西药组血清中TNF-α、MMP-13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中药中、高剂量组含量降低较西药组明显,中药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药中剂量组,提示存在浓度依赖性,各组间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碘乙酸诱导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周期短、重复率高、稳定性好。短期服用独活寄生汤能够降低TNF-α、MMP-13在关节软骨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抑制软骨基质的降解,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本方具有适应症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适合长期服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