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及空间不等高钢框架节点域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钢框架结构的日益增多,建筑物空间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及人们对建筑审美观念的改变,出现了许多体型复杂的建筑结构。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异形节点,这些异形节点的两侧梁高不同,其节点域的受力机理和变形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节点。而近年来钢结构异形节点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日趋增多,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和经验积累,在异形节点的设计过程中,只能依据规范按照常规节点的规定进行计算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只能满足节点的强度要求。因此有待开展钢结构异形节点的研究工作,了解其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建立合理适用的设计方法。本文研究的节点形式为:平面左右梁高不同的外加强环式梁柱异形节点及空间梁高不同的外加强环式梁柱异形节点,此节点具有节约建筑材料,施工方便等优点。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了二维平面外加强环式钢框架梁柱异形节点模型与三维空间外加强环式钢框架梁柱异形节点模型。对平面左右梁高不同的异形钢框架节点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分别考察左右梁高比,径厚比,轴压比,梁翼缘宽厚比等几何参数对外加强环式钢框架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能力及抗剪刚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各参数分析,在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钢框架等高梁柱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左右梁高不同时带外加强环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公式修正系数φ。对空间不等高外加强环式梁柱节点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考察了径厚比,轴压比,梁翼缘宽厚比等几何参数对空间不等高外加强环式钢框架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能力和抗剪刚度的影响。并对比了空间不等高外加强环式梁柱节点与平面等高外加强环式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剪刚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平面梁高不同的外加强环式梁柱节点,左右梁高比,圆柱径厚比,轴压比,梁翼缘宽厚比的变化对外加强环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均有明显的影响。对通过乘以修正系数φ得到的弯矩与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的弯矩的比值的平均值和方差值,得到了比值的平均值和方差值分别为1.047,0.045。可见该公式可以较好地评价修正系数φ,为外加强环式钢框架节点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计算公式。空间不等高外加强环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圆柱径厚比,轴压比,梁翼缘宽厚比的变化对外加强环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均有影响,并且影响一致。较矮一侧平面小梁的受力情况对空间不等高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刚度影响不大。较矮一侧平面小梁的存在对空间不等高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刚度提高不多,均在1.1倍左右,故可将较矮一侧平面小梁当做节点域处添加一横向加劲肋,导致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刚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集通信和照明为一体的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因为具有绿色环保、可用带宽资源丰富、易于快速组网等优势,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研究的方向。模拟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传播信道可以为设计出优秀的系统带来极大裨益,不断完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光信号在大多数的模型中只是以单一的漫反射模式进行传播,而没有考虑到镜面反射的情况。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混合反射模式下信
随着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从总转录水平上了解生物起源的本质。此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其他组学研究也经常应用于揭示生物学的本质。因此,现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直接面向用户的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是从量测系统到配电控
电控柴油机的标定需要综合考虑油耗、排放、进排气温度等因素,但随着国五排放法规的实施,导致标定难度成指数级增加,传统的标定手段工作量大,成本高。文中在模型标定的基础上
目前,我国的产品交易市场已经进入电子商务模式,许多零售商开始采用网上预购和线下直销两种营销渠道,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降低物流库存成本,追求整体销售利润的最优化。建
近年来研究显示,生物体内某些特异性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种特异性分子,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分别催化
2012年1月6日,2011"欧派杯"整体厨柜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告厅举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周先雁教授、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总监郭英强先生出席了颁奖
期刊
煤储层及煤层气井的特点,与常规天然气储层不同,煤层埋藏浅,一般在300~1500m之间,井底温度及压力低。在采煤前3~5年,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煤层气,煤层气采收率可达70%以上,是直
目的通过观察高果糖喂养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NADPH氧化酶(Nox2)的变化,探讨高果糖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联合收获机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广泛的使用。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驾驶员主要依靠主观经验进行作业控制,这对驾驶员的操作经验和精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农忙抢收时,高强度作业容易导致疲劳作业,作业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为提高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压力,保障作业安全,针对目前研究的联合收获机导航系统普遍需要采用基站,系统复杂,成本高昂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