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图像辨识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进步,各种图像捕获设备层出不穷,图像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的也越来越广泛。但同时,由于数字图像便于修改,导致它的内容安全性逐步降低。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各种解决方法来判定图像的可靠性,其中图像盲认证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方法。   图像盲认证技术包括图像内容盲认证、图像来源认证和图像处理历史分析等。图像来源认证是指鉴别生成图像的设备,又可以分为根据图像来对拍照相机进行鉴定、扫描图像来源认证和CG(computer graphics)图像和自然图像的辨识。CG图像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生成的真实感图形,自然图像是指利用相机拍摄的照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计算机图形技术已经能生成相片级别的CG图像,甚至人眼都可能把它错判为是照相机拍出的照片。本文针对自然图像和CG图像的分类,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提出利用分形的方法对自然图像和CG图像进行辨识。考虑计算的可行性,在制作CG图像时在真实感和计算复杂性往往会取一个平衡。这就导致了大部分CG图像虽然比较接近自然图像,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仍然表现出非真实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颜色和纹理。自然图像中的颜色是由场景中物体的颜色决定的;CG图像中的颜色是由制作者决定的。某些颜色在CG图像中出现的概率高,而另外一些颜色在自然图像中出现的概率高。甚至有些CG图像中的颜色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场景中。为了节省计算量,在CG中经常出现大面积的同色现象。根据各类文献和我们的观察,CG图像比自然图像更光滑。实验上也说明了这一点,通过对梯度强度的统计,我们发现CG图像中,小梯度所在的比例更大。对于CG图像的这两类非真实感,我们提出用分形的方法来描述。这组分类特征能够都自然图像和CG图像实现有效的判别。   2.提出用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模型HMT(hidden markov tree)对自然图像和CG图像进行分类。CG图像和自然图像虽然表现出来的视觉感官比较相近,但在图像内容和纹理细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表现在统计方面。我们用HMT来对HSV颜色空间的图像进建模,提取模型参数,把这些模型参数作为分类特征,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3.提出在边界的局部区域提取特征对自然图像和CG图像进行分类。边界区域是像素值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其中包含的信息最丰富。从低层视觉的角度来看,自然图像要经过光学镜头的点扩散函数作用,导致边界变宽;自然图像要经过相机响应函数作用,而CG图像没有受到这样的作用;在边界处,CG图像和自然图像在三个通道的梯度之间的互相关性也不一样。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设计了一组分类特征,取得一定的分类效果。  
其他文献
当今信息技术朝着电子化与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被南规模地收集与共享,隐私泄漏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数据发布领域,隐私数据完全是对外公开的,任
在基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的光网络中,单根光纤上承载着巨大的业务量,因此只要一个链路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大量的数据业务丢失。在波分复用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发的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扫描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更主动的管理网络,及时发现和修补网络中的漏洞。由于一个好的网络安全扫描系统需要提高扫描结果的准
人眼的状态检测和定位是人脸图像分析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人脸识别算法的实时性。在脸部器官定位方面,由于
近年来,延迟容忍网络(DTN)是网络领域中一个热点研究问题,DTN和传统的网络有很多不同,例如,DTN经常面临长时间的中断转发(例如,星际网络通信)或间歇性连接所引起的高延迟。除
随着3G网络的商用部署和无线带宽的提高,无线网络的带宽将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WAP、MMS、流媒体业务等极具潜力的移动数据业务将在今后几年取得巨大成功,数据业务将是3G时代
学术社会网络是通过学术活动构建起来的网络,学者组成了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学者之间的合著关系构成了网络中的边。随着学术研究越来越快的发展,学术社会网络的规模也逐渐增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无线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高效快捷,组网灵活的无线Mesh网络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由于其各个方面的优势,
量子计算具有并行性、指数加速和指数级存储容量等特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紧密跟踪的前沿学科之一。量子理论中有关量子态的叠加、纠缠和干涉等特性,有可能解决经典计算中的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因特网技术为主导的数据通信在通信业务总量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如一些新的多媒体通信不断涌现,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在这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