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谎是一种特殊的谎言,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人们常采取的一种社交手段,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促进发挥着积极的意义。白谎兼具欺骗性和利他性特征,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征使人们左右为难:选择公正还是关怀?对此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人们的道德判断观。 本文所沿用的是Broomfield,K.A.等人所提出的白谎的概念,即白谎是指说者在充分理解说真话会对听者带来消极反应而说谎话会对听者带来积极反应的情况下,明明知道事实如何,为了听者的利益所作出的违背事实的虚假陈述。 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故事情境法,通过让被试完成“不称心礼物”任务,探索了故事情境对正常和弱智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不同的故事情境分别代表了送礼者年龄(成人/儿童)、权威效应(有父母权威在场/无父母权威在场)和友谊深浅程度(好朋友/非朋友)三个因素。除和重复实验之外,本研究主要由两组系列实验组成,每组各有三个子实验。第一组探索故事情境对5、7、9岁三个年龄段的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第二组探索故事情境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在重复实验中,中英儿童对白谎的理解总体而言是比较一致的,只是在行为的解释方面,中国儿童比英国儿童的理由更多样。(2)对5、7、9岁正常组被试而言,虚假反应的选择随着被试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增的趋势。送礼者年龄和友谊程度对他们(尤其是9岁组被试)的反应选择影响显著,他们面对同龄好朋友时比面对成人或同龄非朋友时作出更多的虚假反应;我们未发现权威效应对被试的反应选择有显著影响。(3)就智力水平这个因素而言,我们发现正常组和弱智组被试对于白谎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正常组被试在各个故事情境中的虚假反应都明显高于弱智组;送礼者年龄和友谊程度对正常组被试的反应选择影响非常显著,但弱智组的反应选择在各个故事情境中的反应选择都没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被试的智力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