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8年10月我国建立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始,各地政府不断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投入,高速公路建设呈现突破式增长,据有效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高速公路建设达到12.3万公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省份文明形象的使者;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体现。高速公路在便利出行、加快速度的同时,扛起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旗。然而现实生活中,在社会普遍关注高速公路经济效应的同时,高速公路的法律规范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于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认知十分模糊,甚至于是法律专家学者对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理解也莫衷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发展。在高速公路行政执法实践中,各个省份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规定不一,行政执法体制模式呈现出统一式、分管式、混合式等多种模式,高速公路执法人员粗暴执法、乱收费等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发挥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规范效用,切实保障高速公路秩序规范运行,有效促进社会经济法发展,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是行政执法权在高速公路领域的重要体现;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是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行政职权过程中,切实保护高速公路上车辆驾驶人权利,规范车辆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试图从行政法的角度,以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概念剖析为出发点,提炼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的概念,探究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演变及分类,分析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基本权限,归纳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体制的现行模式。以此为基础,总结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领域突出的问题,诸如,责任体系不健全、权责不一致、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监督不力等等,探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即立法体制不完善、执法趋利性、监督体系不健全等等,最终提出解决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问题的对策。本文除去引言和结论,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细的阐述了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的基本理论。从分析行政执法的概念、构成要素入手,结合高速公路的定义,得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概念内涵;以探索的眼光分析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演变,进而总结现行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分类;最终得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对于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实现文明执法、执法公正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从实证法的角度对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的基本权限和体制模式进行分析。以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的现行法律依据为出发点,对法律依据进行分类,分析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及表现形式。对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权的体制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现行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领域的三种模式划分。第三部分对高速公路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领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诸如责任体系不完备、权责冲突、自由裁量去过大、执法监督不力等问题,进而分析总结出立法体制不完善、执法趋利性过强、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等是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解决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问题的策略。在探析高速公路行政执法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现行法律依据及体制模式,提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的对策。以加快高速公路体制改革切入点,完善高速公路权力责任体系、推行高速公路综合执法、优化执法环境;针对完善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两种声音,笔者试图提出自己的主张;构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建立追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