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边地诗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一生创作颇丰,而其边地创作尤甚。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文学地理学方法及比较分析法对杜甫的边地诗进行研究。研究杜甫边地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杜甫与边地的关系,深化我们对杜甫在边地的生活、情感倾向以及思想艺术发展的理解,还能为我们了解唐代文人与边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唐代边地的概况。第一节根据当时唐朝对边地的政策界定出了了政治地理意义上的边地。第二节根据唐代各道本籍文人的分布情况及各道中文人的漫游赋诗情况界定了文化意义上的边地。第三节分析了影响唐人疆域认知的因素并根据唐人的诗歌作品界定出了唐人心中的边地范围。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杜甫边地诗概况及其对未到边地的书写概况。第一节讲述了杜甫一生的地理经验以及相应的边地经验,并界定出了杜甫心中的边地范围及边地诗的创作情况。第二节讲的是杜甫对未到边地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地名等方面,且杜甫描写的这些未到边地主要是西北、东部、五岭以南的边地。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杜甫边地诗的情感特点。第一节讲的是杜甫边地诗中会以边、偏、僻、远、荒、塞、隅、蛮、夷、绝域、孤城等词来形容他心中的边地,根据这些词整理出相应的边地诗句,从中分析这些边地用词所体现出的情感性。第二节讲的是杜甫在边地诗时常思念故国、故乡,并在边地诗中以各种方式将这思乡之情表达出来。第三节从气候、生活环境、风俗、杜甫“客”的身份认定及其落叶归根的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其地方归属感缺失的表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杜甫边地诗的文学史价值。第一节将杜甫对边地详细的地理记录作了一个整理。第二节讲了杜甫边地诗的艺术发展。第三节则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杜甫与高适、岑参三人的边地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三人的边地感知在范围和距离上的差异,也进一步比较了三人对待边地的情感倾向和原因。附录部分,是对后世之人根据杜甫及杜诗修建的相应建筑的一个整理,揭示了杜甫不仅留下了丰富的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遗产,还有被物质化了的文学景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Endobutton钛板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病例选自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2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365岁,平均37.32±12.35岁。交通伤15例,运动伤9例,跌碰伤4例。手术方式采用全关节镜下前内、外侧常规入路及后内、外侧入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应用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共95例。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出院时Markwalder分级及出院1个月后复查头颅CT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佳组,对单因素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得出有统计学
目的:本研究以护理风险管理理论为支撑,以专家函询为指导,构建护士非计划性拔管防范培训课程内容,为临床护士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1)系统评价再评价: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 Med、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采用AMSTAR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GRADE系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着整个经济体系各个构成部分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地位。随着多年以来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以及战略性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广泛认可,但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行业运行成本过高、发展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公益属性成为日渐关注的新命题,而加强公益性投入被认为是解决流通行业高成本、低效率的新思路。本文主要立足于商贸流通业的公益性投入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