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在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被三国国王接受并传播,特别是新罗法兴王开始积极扶持佛教,佛教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受到新罗崇佛的影响和政治需要,高丽国王也大都对佛教进行扶持。从整个韩国历史上看,佛教的发展在高丽时期达到顶峰,其影响渗透到高丽社会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佛教的发展,不仅使高丽僧侣的地位不断上升,也让作为佛教物质载体的寺院聚集大量财富,形成寺院经济这一特殊的经济形式。寺院经济在高丽社会经济中占有的重要部分,并对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高丽朝寺院经济实属必要,而国内学者对此却鲜少涉及。笔者在广泛参阅史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丽时期佛教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其与寺院经济的关系,着重探讨寺院经济的主要构成及高丽朝寺院经济的发展过程,进而总结出寺院经济膨胀的弊病与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三个大部分:即绪论、本论和结论。第一部分为绪论,其内容包括本论文所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叙述了本文所要使用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其创新地方。第二部分为本论,内容分为四章:第二章,对高丽时期佛教的兴盛进行叙述。此章节主要从对新罗崇佛思想的继承、王建的《十训要》及其佛教因素和高丽佛教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描述了佛教在新罗时期经过各国王的扶持,得到广泛传播,以致在高丽建国后继续发展佛教来收复和教化民心。加上王建的《十训要》和之后的僧科、王师、国师等确立佛教在高丽的国教地位,因而佛教在高丽时期达到发展顶峰。第三章,研究高丽朝寺院经济的发展过程。本章对寺院经济的构成从寺院田、寺院奴婢和寺院的商业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从高丽朝的整个时间段,对寺院经济的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第四章,探讨寺院经济膨胀所导致的弊端与影响。随着国王不断营建寺院、佛塔,举办各种大型佛事活动,各阶层对寺院施纳财物的增加,不仅使得寺院聚集大量的财富,还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僧侣教团紊乱和僧侣素质下降。因此,新兴起的士大夫阶层开始进行斥佛,加上此时朱子理学的传入,排佛论开始兴起,促使李氏朝鲜排佛崇儒政策的确立。第五章,分析了寺院经济对高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此章主要从寺院经济对政治、经济、文化、佛教自身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对每个方面又尽量从利弊两个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寺院经济的影响能够清晰了解。第三部分为结论,对正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得出本论文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