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应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5xFAD小鼠模型,给予圣草酚(Eriodictyol)干预。观察给药后动物的行为学表现、Aβ斑块变化、小胶质细胞的改变并促进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阐明圣草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5xFAD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今后应用圣草酚治疗AD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原代小胶质细胞,在经过不同浓度的圣草酚药物处理后,通过ATP实验检测小胶质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炎症水平本实验采用26周龄5xFAD雌性小鼠,建立AD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分为野生组、AD组、AD给药组,每组7-10只小鼠,给药方式通过药物灌胃给予,每组小鼠均进行隔日灌胃给药,每周三次,持续8周。AD给药组以圣草酚4 mg/kg为药物终浓度,与药物助溶剂(200μl DMSO+5 ml聚乙二醇+45 ml生理盐水)按每只小鼠10μl/g的量给予灌胃,野生型组和AD组给予等量药物助溶剂灌胃。在给药期间进行行为学检测,并记录动物给药开始及给药结束后的体重。在小鼠8月龄时处死动物,取小鼠脑组织,脑组织分别用来提取蛋白质和固定制作切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Iba1的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Aβ和Iba1的表达和分布,各组实验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 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原代小胶质细胞在经过不同浓度的圣草酚药物处理后,细胞新陈代谢能力明显增加,其中以圣草酚10μM时增加最为显著(P<0.001)。2.10μM圣草酚处理过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经过LPS刺激0 h、24 h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IL-6等促炎因子及IL-4、IL-10等抑炎因子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圣草酚可以显著抑制iNOS表达水平(P<0.01),同时显著提高IL-10表达水平(P<0.01)。3.体重称量结果显示小鼠在动物给药开始及给药结束后体重无明显差异(N.S)。4.在新物体识别测试中,野生型组和AD给药组小鼠对新物体有明显的偏好(P<0.05),而AD组小鼠对新物体无明显偏好(N.S)。5.在水迷宫学习期间,与AD组相比,野生型组和AD给药组到达平台消耗的时间明显较少(P<0.01);测试时,野生型组和AD给药组在平台穿越的次数升高。6.AD给药组小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数量较野生型组及AD组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增殖更加明显(P<0.05)。其中Aβ斑块中的惰性斑块减少显著(P<0.01),并且与AD组相比给药后斑块周围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实验发现圣草酚能显著改善5xFAD小鼠的学习认知能力。此外,圣草酚还可以提高小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量,促使淀粉样蛋白沉淀(amyloid-β,Aβ)更加致密,从而减少Aβ的神经毒性。这些结果表明圣草酚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