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us)的人工繁殖技术、胚胎发育规律、消化酶的活性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太阳鱼基础理论,弄清了太阳鱼的人工繁殖、消化生理等规律和性能,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 在太阳鱼的人工繁殖方面,本研究利用水泥池、人工鱼巢、人工催产、分三批次对80组蓝鳃太阳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技术试验,在第二注射催产剂28h后开始产卵,产卵持续5~6d,共产卵59窝,平均每窝卵约7000粒,共产卵41.3万粒,受精卵为35.5万粒,受精率约为86%,经33~38h孵化,出苗31万尾,孵化率为86.8%。并以此探讨了蓝鳃太阳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蓝鳃太阳鱼雌鱼具有一年多次产卵、繁殖能力强的习性;蓝鳃太阳鱼产粘性卵,制作特殊的人工鱼巢,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而优良的水质、充足的溶氧、保持卵膜性良好的通透,是提高蓝鳃太阳鱼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蓝鳃太阳鱼胚胎发育的研究,采用人工干法授精,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采用双筒Olympus解剖镜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显微描图仪描图。太阳鱼的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1.33mm,平均为1.16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2-1.81mm,平均为1.62mm。在水温25~30℃,平均水温为27.5℃的条件下,50%受精卵经33 h 50 min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授精后2h10min进入二细胞期,授精后6h58min进入囊胚阶段,授精后9h50min进入原肠胚阶段,授精后13h1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21h10min进入尾芽期,受精后33h50min 50%的幼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2~3mm。 蓝鳃太阳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研究,笔者分别采用Folin—pheno试剂法和次亚碘酸法,分别以酪蛋白和淀粉为底物,测定了蓝鳃太阳鱼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和最适pH值,探讨了pH对蓝鳃太阳鱼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最适pH为2.6,此时酶活力为288.77;而前肠蛋白酶最适pH在6.2,此时酶活力为171.26;中肠蛋白酶最适pH在7.2,此时酶活力为146.69;后肠蛋白酶最适pH在6.2,此时酶活力为117.5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在6.6,此时酶比活力为111.36。胃淀粉酶最适pH为5.8,酶活力为92.266;前肠淀粉酶最适为pH为7.2,酶活力为72.48;中肠淀粉酶最适pH为7.8,酶活力为52.71;后肠的淀粉酶最适pH为6.6,酶活力为52.712:肝胰脏的淀粉酶最适pH值为6.2,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