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Frankl(1963)和Maddi(1970)提出生命意义以来,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测量投入了相当多的关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怎样定义和测量生命意义。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们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定义与测量工具,但每一个理论或测量工具都带有研究者个人的偏好。本研究是在P.T.P.Wong的生命意义问卷(PMP)的基础上修订出一份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使用的生命意义问卷。由于意义深受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影响,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我国大学生认为理想的有意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以收集生命意义问卷的题项。将回答根据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排除掉与Wong的问卷中相同的题目,新增加10道题目。将Wong的生命意义问卷中不适合中国学生的题目删除后加上这10道题,共63道题,组成一个新的生命意义问卷。将这个新的问卷施测于大学生,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因子有10个,分别是成就、人际关系、公平、追求、信仰、家庭、亲密关系、自我超越、自我接受、快乐。这10个因素的累积方差解释量为61.977%,其中成就与生命意义的关系最为紧密,其方差解释量为28.086%;其次是人际关系,方差解释量为6.637%;接着为公平,方差解释量为5.392%。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发现,问卷的信度较好,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93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成就(0.887)、人际关系(0.882)、公平(0.787)、追求(0.807)、信仰(0.710)、家庭(0.736)、亲密关系(0.732)、自我超越(0.748)、自我接受(0.639)、快乐(0.710)。进行因素分析时删掉17道题,剩余46道题即为修订后的中国版的大学生生命意义问卷。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10因素的结构拟合较好。选用一般健康问卷与生活取向问卷做效标,修订后的生命意义问卷与两个效标问卷的相关都在0.01的水平显著,效标关联效度较好。用修订后的问卷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状况进行测查,情况比较乐观,半数以上的学生生命意义感都较高,只有极少数学生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