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运用特定专业知识和独特工作方式、方法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群体。21世纪是一个知识高速增长的世纪,随着计算机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总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从知识储备量,还是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角度而言,都应该重新给自己思考定位。在知识时代和信息社会,个体优先掌握的是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育技术学科的成熟,我国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呈现了许多新变化。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变化进行研究,然后得出一些个人的心得和启示,以期能够对新时期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为提高我国课堂教学的成效贡献一份力。本文首先解析了此研究涉及的部分相关概念,如建构主义、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等;其次,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所包含各要素的作用和特点;紧接着,简述了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特征;最后,分析总结二者不同点,从教师角度得出一些个人的心得和启示。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释义。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如建构主义、教育信息化、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第三部分,课堂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要素分析。主要从传播学角度看待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阐释了其中各个要素的含义及作用。第四部分,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了我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观、师生观、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并简要列举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技术理解的偏差,解释进行本研究的必要。第五部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变化。从教学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主体、模式等方面来阐述知识经济时代和教育信息化大潮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变化。第六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育信息的策略。通过对我国传统课堂和新时期的课堂特征对比,从教师角度来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需要的策略、如何进行信息把关。第七部分,结束语。反思前文,总结本研究的启示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