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陵江水系跨越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属于长江北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它的水系主要由嘉陵江干流、涪江、渠江三大河流组成,流域内鱼类资源丰富。目前,嘉陵江流域正在积极开发建设航电枢纽,预计到2010年将实现全江渠化。这对整个嘉陵江流域的水域坏境和生态状况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是近年,缺乏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对嘉陵江的鱼类种类,区系组成,资源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的分析。本文以此入手,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出发,对嘉陵江流域的鱼类现有种类、区系组成、区系存在度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流域地貌特点,以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嘉陵江流域的鱼类资源现状。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的野外调查到的76种鱼类,整理完善了嘉陵江流域现有的鱼类名录(不包括外来种),总结出嘉陵江流域现有鱼类有151种,属于7目19科83属,其中51种是长江流域特有种。从整个鱼类区系组成上来说是华东区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占据优势,就鲤科鱼类来说,主要是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占优势。为了对嘉陵江流域的鱼类资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们还对其相关的生态习性进行了整体分析,发现嘉陵江流域的鱼类生活于江河底层的占60%左右,食物多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且繁殖季节集中于4、5、6三个月。我们建议对嘉陵江流域的底质状况加强关注,并且对现有的禁渔期安排做适当的调整,这对于我们合理开发嘉陵江鱼类资源,保护和恢复其资源量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大量水利枢纽的建设,河段的人为阻隔,大部分水域环境发生了改变。根据鱼类组成聚类分析显示:大坝的阻隔,对于嘉陵江流域的大部分鱼类分布而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某江段的具体水域环境才是决定该区域鱼类组成的更主要因素。因此上游天然河段的鱼类应得到优先的保护,同时,要保护和恢复嘉陵江的鱼类资源,相关政策的实施,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严格控制禁渔期,加强现有保护区的管理等等都是必须的政策和方法。其次,本文对流域的地貌多样性和鱼类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了结合分析。地貌多样性对于鱼类物种的多样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选取各样点的鱼类组成,大致分为4个小类群。流域的地貌多样性与鱼类物种多样性是成正比的。根据我们选取的8个地貌指标,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样点多样性指数分析的结果是相对应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保护和恢复嘉陵江流域特征地貌的几点建议和措施,包括采取工程措施对流水性生活鱼类的栖息繁殖环境的修复等。嘉陵江流域渔业资源丰富,经实地考察整理分析,我们总结出作为捕捞对象的76种鱼类隶属于10科。根据统计所得数据,并征集沿江渔民意见,将以下几种鱼类作为嘉陵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包括:鲤鱼、鲫鱼、黄颡鱼类、(?)类、黄尾鲴、大鳍鳠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比1980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发现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经济鱼类:铜鱼、白甲、中华倒刺鳃等,由于过度的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的阻隔,在渔获物中消失或比例急剧减少。总体来说,流水生活鱼类资源量下降,静水生活鱼类由于生存条件适合、人工放流等因素资源量有一定提高。同时我们进行的“嘉陵江流域渔业资源参与式评估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嘉陵江流域常年进行渔业作业的渔民有82%对于生物多样性、鱼类多样性及水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河流不了解。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的趋势。但总体来说,问卷真实地反映了沿江渔民对于水域生态环境和鱼类保护的态度、状况。针对调查结果和渔民的反应情况,我们提出了加大对沿江渔民及社区居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完善并切实加强禁渔期的管理、科学饲养名优经济鱼类等几条嘉陵江流域渔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