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市场化地推进,中国各期限结构利率呈现出不同的基准性和引导特点。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活力及收益率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基准利率的影响,而收益率变化继续影响债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定价。因此,探究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已有文献研究及债券市场实际情况,选择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央行票据收益率作为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其中主要以Shibor为研究代表。同时使用上证国债指数、上证企业债指数及金融债指数收益率作为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代表。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平稳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修正的向量自回归(VEC)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了基准利率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作用,并通过方差分解得到影响关系的强弱,最后总结了债券收益率自身的连续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短端具有较强的基准性,而对于基准利率的长端,央行票据收益率较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性介于二者之间。第二,央票收益率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较大,其在收益率短端影响强于长端,而Shibor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仅国债收益率的长端具有一定影响。第三,Shibor对企业债收益率具有较强影响,其影响性集中在收益率的短端,短期利率对收益率的影响度要高于长期,而央行票据收益率对企业债影响甚微。第四,央行票据利率和Shibor对金融债的影响性较强,而且影响力也集中在短期收益率上,其中1年期Shibor及央行票据利率的参考性最好。第五,企业债市场收益率的连续性和相互影响性较好,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市场收益率。通过研究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收益波动的影响,一方面补充了债券市场基准利率选择依据,充实了债券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研究结论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