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气候低温多雨,导致路面积雪结冰,使得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人工撒盐除冰雪技术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被动性,将盐化物自融雪技术和超薄磨耗层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缓释型蓄盐超薄磨耗层路面技术,可解决人工除冰雪技术的不足,从而解决冬季路面结冰致使抗滑能力下降这一问题,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用SBS改性沥青,掺配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气候低温多雨,导致路面积雪结冰,使得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人工撒盐除冰雪技术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被动性,将盐化物自融雪技术和超薄磨耗层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缓释型蓄盐超薄磨耗层路面技术,可解决人工除冰雪技术的不足,从而解决冬季路面结冰致使抗滑能力下降这一问题,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用SBS改性沥青,掺配0%、6%、8%、10%、12%的HVA高粘改性剂,通过沥青胶浆的三大指标试验、流变特性、微观形态等方面分析,得出高粘剂最佳掺量为内掺8%。保持粉胶比为1.2:1,将蓄盐用等体积替换矿粉的方法以0%、25%、50%、75%、100%添加到沥青中,通过布氏粘度试验和温度敏感性分析,研究蓄盐替换矿粉对沥青胶浆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蓄盐替换比例范围。(2)对SMA-10进行级配设计,通过马歇尔法确定了最佳油石比。用不同盐化物替换比例,对蓄盐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低温、水稳等试验,试验结果得出蓄盐的最大替换量不应超过75%,且蓄盐的掺加虽会降低其路用性能,但均满足其规范要求。通过摆式摩擦仪和轮胎-路面动态摩擦测试仪对蓄盐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滑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盐化物的添加几乎不会降低路面的BPN值,且随着盐化物含量的增多,BPN值会增大;蓄盐超薄磨耗层的长期抗滑性能相比较于普通沥青路面更为优越,在5万次摩擦后呈现出了更为优异的抗滑性能。(3)基于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性,研究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通过黏度试验、高温动态流变剪切试验、微观形态分析、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等,确定了外掺35%水性环氧树脂时,环氧树脂改性得到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并借助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研究了温度、洒布量、界面粗糙程度分别对粘结强度的影响,通过SPSS方差分析,发现三者对粘结强度有显著性影响。(4)根据冰点理论,对缓释型蓄盐磨耗层的融冰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落锤试验、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发现盐化物的添加,能降低冰层和路面之间的粘结力。并通过路用性能和融冰性能综合分析,确定了盐化物最佳掺量为50%,分析了影响氯离子析出的因素,通过氯离子测定仪,检测了氯离子析出量,建立了氯离子析出量预估模型,以重庆的降雨量为例,预估缓释型蓄盐磨耗层在拉萨的使用年限为3.46年。
其他文献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且随着我国永磁技术的不断突破,如今已成为国内电机行业的发展主流。由于PMSM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故要使电机在各工况下均能够平稳运行,高性能的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矢量控制系统因其技术相对成熟,因而多被PMSM采用,而转速外环作为矢量控制系统最为关键的控制环节,其是否具备较高的控制
近年来,世界各地突发事件层出叠见,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破坏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应急救援方案的完善与实施。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直接目的是减轻和缓解受灾地区的受灾情况,使得灾情影响最小化,而在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中,应急物资是保障灾区人民生存的关键。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分配方案对整个应急物流管理领域来说至关重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有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研究中小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旨在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提供转型方案评估方法和评价工具,为这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建立了数字化转型方案架构,通过对方案架构的梳理来为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数字化转型方案是
随着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加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对于PHEV而言,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即多个动力源之间的能量分配,决定着其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性能。本文以某柴电PHEV为研究对象,以多动力源之间能量分配为研究内容,以保证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降低NOX的排放、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代替天然石料的优质潜能。中国是炼钢大国,钢渣产量高,但综合利用率较低。随着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质量筑路材料严重缺乏,工业固废代替天然集料应用于道路工程成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沥青路面在水分侵蚀,尤其是在饱水状态下,行车荷载会产生动水压力,降低沥青-集料界面黏结强度,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本文选取钢渣作为集料,采用体积替换法制备了粗钢细石型(CSSFS)、粗石细钢型(
道路交通标识标线的智能识别是智慧交通系统和无人驾驶智能环境感知的研究重点。标识标线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是自动驾驶汽车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的重要前提。开展基于轻量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识标线识别系统研究,对提高交通标识标线识别的准确性、实时性及干扰抑制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混行汇流情况下自动驾驶态势感知及仿人化鲁棒决策规划研究》(52072054)的部分研究内容,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逐渐成为了路面养护的重要手段,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以其适用范围广泛、施工简便、时间成本耗费少的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在使用过程中,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较之新沥青混合料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因此,对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确保原材料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再生沥青-矿料黏附性实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热再生沥青
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受到行车荷载和环境作用会逐渐出现损伤,若不及时进行养护修复,路面将会出现更严重的破坏。已有研究证明,沥青本身具备一定的自修复能力,但在常温下这种自愈合进行比较缓慢,在高温状态时相对明显。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通过掺加导电材料到沥青混合料中,使混合料能够因电磁感应而生热,从而起到诱导促进沥青混合料自愈合的作用,减少沥青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和破坏。因此,研究电磁感应加热诱导沥青混合料自
反射裂缝是沥青加铺层路面主要的病害类型。对沥青加铺层路面反射开裂破坏机理的深入研究是提升沥青加铺层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进而增加沥青加铺层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目前主要是从力学角度研究沥青加铺层反射开裂过程。考虑到基于力学角度不能精准量化沥青加铺层反射开裂全过程发展规律,而能量法着重分析“能量的状态,无视过程”,本文将开展带缝水泥混凝土板加铺沥青层的强度断裂试验和循环加卸载试验,从能量的角度研究沥青加
我国道路工程事业已进入大规模养护阶段,其中路面刚度检测结果对路面养护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沥青路面刚度和强度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弯沉值反算,而弯沉检测方法大都具有范围窄、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滞后等缺点。为了探讨一种检测范围广、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实时显示的新型路面刚度参数检测方法,本文以微振动激励设备-沥青路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工况下动力学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