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评价和比较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各级政府制定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借鉴企业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探索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学者相比,本指标体系有如下优点:(1)评价指标体系简洁明了。共分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2)评价指标尽可能采用客观衡量标准,只有1个二级指标沿用了模糊打分评价法,其它全部采用量化指标。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了所有指标的权重表;建立了用于评价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数学模型一一模糊一精确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不同指标的特点,综合使用模糊评价和精确评价。同时本文提出的计算高等教育信息化绝对指数的方法,可用来量化比较某一高等学校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国内尚未见到相关论述。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调查问卷,对河南省部分高等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利用调研数据进行了测算,最终得出了被调研高等学校的信息化绝对指数值和最终评分值,据此对他们进行了排序。通过分析这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证实了本文所设计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以应用于某具体高等学校、区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评价。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在逐年提高,并且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同时他们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称之为消费者主权运动。事实上,消费者主权运动早已经催生了人们对商业伦理问题的关注。同时,这方面的理论文献业发展得相当丰富。但从文献上看,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消费者角度,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如何最有效率地实现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道德形象之类的文献却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以企业
城市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运作模式,政府从投入和产出的角色出发,利用市场机制,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资源资产化,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
本文从负债控制假设的角度出发,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是否采用了负债这一工具控制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以期检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全文从框架上分为理论综述、实证检验和结论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电脑、各种手机APP就能完成几乎所有想做的事情,在“互联网+”的时代,大量的新媒体出现,冲击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