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习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个案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人们常用的一个熟词,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和经常要面对的问题。研究领域不同,或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习惯的定义都不相同。经过对各类习惯概念的比较,我们形成了自己对习惯的界定:习惯是指不受显意识注意而只受潜意识控制的、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呈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惯例。前人对习惯的研究视角多变,方式多样,成果丰硕。如果我们只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习惯进行研究,既难取得新的突破,也不能凸显我们所学的专业特色,习惯似乎更多地属于社会学领域;加之对教师教育研究的热情,最终我们的研究视线圈定在教师的教学习惯上,并对教学习惯进行了语义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教学习惯是习惯的下位概念,必然具有习惯所具备的特征。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四个假设作为我们的研究框架:其一,每个人肯定都具有某些习惯,同样,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教学习惯;其二,习惯之间可能会有相互影响,如某种习惯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习惯;其三,不同的教学习惯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其四,教学习惯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颇费周章。通过与导师的探讨,决定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我们的研究。为此,我们确定王刚老师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王刚老师是我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又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这可以保证我们在理解他的教学习惯时有着牢固的“前理解”基础。另外,我们也对“理解”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必竟我们要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做“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理解的内涵不清晰,将对我们进行的研究产生莫大的阻碍。  我们于6月2日进入研究现场,与王刚老师同吃同住,先后长达一个多月(整个研究过程断断续续长达9个月)。在这30多天里,以听课、观察、访谈等方式,我们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艰苦的编码分析,最终形成了呈现给读者的九个教学场景。经过对这九个场景的仔细对比和认真筛选,我们归纳出王刚老师的七个教学习惯,同时结合前面对教学习惯进行的语义学分析,进而对教学习惯进行了界定:教学习惯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特定场合所优先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特定的行为惯例,它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外在的动作组合与内在的意义指向,而外在的动作组合都是为内在的意义指向服务的。正因这一动作组合是为了表明其内在的意义指向,而不同的意义指向对应地有着不同的外在动作表现,因而教学习惯不会造成教学僵化,也不会形成定式。在研究过程中,王刚老师并没有对他自己的每一个教学习惯的形成原因进行完整的解释,我们只能通过对他家人、朋友、同事的采访,再结合他自己的只言片语或回忆而得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些结论不一定准确,甚至有的教学习惯我们一时还无法对它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将这些真实场景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来分析、判断。为了证实我们从王刚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归纳出的教学习惯是真实可靠的,我们设计了一个辅助的调查问卷,对湖南省某市属中学的48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都认可自己具有某些教学习惯。这也符合我们对王刚老师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止步于归纳教学习惯、同时对教学习惯的成因进行分析,毕竟教学习惯对教学的影响才是我们将达到的终极标靶。为此,我们对教学习惯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我们认为,教学习惯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可以让教师得到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但某些教学习惯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最后的研究结果大致符合我们先前的几个假设,这是值得欣慰的;遗憾的是这些教学习惯之间是否有着相互影响,或者说某种教学习惯是否影响着他种教学习惯的形成,我们一时还无法做出判断,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其他文献
“气韵生动”一词出现在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该词的出现已成为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的指南,受到历代画家与评论家的推崇和青睐。鉴于“气韵生动”一词在中国画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气韵生动”进行剖析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翻开历史寻找“气韵生动”所出现的前因吧。在汉代,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舞蹈、杂技等都是热烈的、飞动的、虎虎有生气的内容。画家喜欢把龙、凤、舞蹈中的动物等作为表现题材,雕塑也大
当今世界,人们对体育环境的关心与日俱增,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浓烈,而体育环境和体育参与又息息相关。为了探讨体育环境和体育参与的关系,本人以广州市越秀区、黄埔区、天河区、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是单纯以知识掌握与技能培养的学科课程为主,这种传统的学科课程与时代的发展已相差甚远。以学科课程为主的传统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认识论
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从12世纪开始,学徒制就在英国生根发芽,从传统学徒制的诞生到衰落再到现代学徒制的重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