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理论上有超高的导电性,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常见合成CNTs的方法,所得CNTs中会掺杂一些其他杂质,杂质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CNTs导电性。而基于CNTs管束聚集形成的CNTs薄膜材料同样受到CNTs中杂质影响,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性能而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对CNTs及其膜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导电性,是推动CNTs及其膜材料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一环。(1)本文通过改进CNTs连续体的组装方式,获得了蓬松的CNTs海绵体,并利用机械辊压使其成CNTs宏观膜(CNTs macro-film,CMF)。在成膜过程中,利用具有规则表面微观形貌的Cu箔作为衬底材料,使成膜后的CMF获得微观上规则的表面,并通过三维轮廓仪对其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表征。在电沉积时,CMF表面的规则形貌使电流分布更加均匀,且微观上的细小凸起能增大局部电流密度,加快电沉积反应的进程。(2)利用电沉积的方式获得了一层与基底CMF结合紧密的Cu沉积层,形成CMF/Cu沉积复合薄膜。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试其方块电阻,电阻率由初始的8.3×10-6Ωm降低至6.25×10-8Ωm,对应的电导率由初始的1.2×105 S/m提高到1.6×107S/m。根据电磁屏蔽理论,屏蔽材料导电性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其电磁屏蔽效能(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EMI SE)。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VNA)测试CMF/Cu沉积复合薄膜的EMI SE,发现在2.6-26.5GHz宽频波段其SE从初始的34 dB提高至64 dB,提高了88.2%。(3)通过电沉积和磁控溅射方式分别制备出CMF/Ni沉积复合薄膜和CMF/Al沉积复合薄膜,并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的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负极和正极的集流体,研究基于沉积复合薄膜的LIBs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基于CMF/Ni沉积复合薄膜的LTO半电池倍率性能具有明显提升,在30 C电流密度下仍然具有近100 mAh/g的比容量。由于集流体导电性的提高,对电子的传输效率增加,基于CMF/金属沉积复合薄膜的LCO/LTO全电池,其倍率性能较传统金属集流体和原始CMF集流体的全电池亦有较大改善。同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全电池的交流阻抗(EIS),发现其内部阻抗显著降低,输出电压明显提高。并且,CMF/金属沉积复合薄膜与原始CMF具有相似的表面微观形貌,使活性物质与其之间的结合紧密,反复折叠操作对电池性能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