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对Mg-Sc二元合金力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前社会能源进一步紧张,以及航空航天、汽车、信息等对于金属材料用量巨大的高精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镁合金作为比强度最高的轻质结构材料,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与其他工程结构材料如钢、铝等相比,镁合金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最亟待解决的便是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开发高强度高耐蚀性能的新型镁合金的需要是十分迫切的。根据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发现Mg-Sc二元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然而仍具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本课题在前期将多种元素作为第三元添加到Mg-Sc二元体系中,筛选认为Y元素对于合金性能尤其是耐蚀性能的改善较为明显,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在Mg-Sc二元合金中加入Y元素,制备出Mg-5Sc-0.5Y、Mg-5Sc-1Y、Mg-5Sc-2Y、Mg-5Sc-3Y、Mg-5Sc-3.5Y五种成分的Mg-Sc-Y三元合金,并与Mg-5Sc相对比,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万能测试机、维氏硬度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Mg-Sc和Mg-Sc-Y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等,从而讨论了Y的加入对于Mg-Sc二元合金的影响。显微组织结果表明,Y元素的加入使得镁的晶粒细化,且晶粒尺寸随着Y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六种成分合金均为单相固溶体,但是Sc和Y元素在合金中分布不均,在胞状组织的突出圆胞处,Sc元素分布较多,为富Sc区;在胞状组织的网状沟槽处,Y和Mg元素分布较多,为富Y区和富Mg区。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元素的加入使得Mg-Sc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随着Y含量的升高,屈服强度从Mg-5Sc的70MPa提升至Mg-5Sc-3.5Y的109MPa;延伸率由Mg-5Sc的9%提升至Mg-5Sc-3Y的15.7%;硬度由Mg-5Sc的46.8HV提升至Mg-5Sc-3.5Y的60.6HV。其中,合金屈服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的作用,通过计算认为,Y元素对于固溶强度的贡献高于Sc元素。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五种成分的Mg-Sc-Y合金的腐蚀速率均小于Mg-Sc二元合金,其中Mg-5Sc-1Y的腐蚀速率最低且耐腐蚀性能最好。这是由于适量固溶态Y元素的存在提高了基体Mg的电势,并抑制了阴极反应的发生,而且Y在表面膜中存在且倾向于形成更稳定的Y2O3,有利于提升镁表面保护层的致密性,进一步提升镁合金的耐蚀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能源枯竭,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风电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会引起电网运行水平下降、电网频率扰动加
岩溶管道中水流和溶质运移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为解决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悬浮物由于不溶于水,在运移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沉降作用受
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传统能源发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转变不可避免。在发展趋势的需求下,单独的可再生能源系统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作为更加实际的解决方案,混合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研究,存在着诸多难点,例如变负荷需求下,直流微电网的控制和性能提高问题。已有学者针对干扰情况下,以孤岛模式运行的直流微电网系统设计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系统的功率因素保持统一,注入电流的总谐波失真降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颗粒(NPs)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纳米颗粒在其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入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纳米氧化铜(CuO NPs)是金
核电具有无污染、单机容量大、靠近负荷中心、供电质量可靠等优点,是我国能源供给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核安全问题异常敏感,所以需要对核电机组
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调度中心能够快速准确感知电网状态并判断发展趋势,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性技术。以加权最小二乘法为代表的静态估计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
配合物自被研究以来,过渡金属配合物一直是其领域的热门之一。选择合适的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可以使得体系刚性增强,从而导致配体的荧光强度增加或发射光谱产生位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我国航空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航空运输网络在逐渐完善。而机场是航空运输组织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地刻画其在航空网络中的地位对航空运输网络的建构以及机场的布局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复杂网络中的中心性这一概念在刻画机场的空间结构特征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本文首先构建机场节点的离散时空网络,将一周的时间划分为多个时段,基于时空网络引入了网络分析方法中的度中心性,邻近中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电事业,深入研究核电压力容器用钢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规律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研究了核电压力容器用SA508 Gr.3钢过冷奥氏体转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力工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输电线路与变电站的变压器与GIL中所使用的SF6气体具有绝缘强度强的特点。但是因为SF6的温室效应GWP